吴光浩,原名吴光晧,化名陈新。1906年生,湖北黄陂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曾任叶挺独立团连长。“八七”会议后,相继组织领导了鄂南起义、黄麻起义,任麻城县农民自卫军大队长,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副总指挥兼第二路军司令,在木兰山一带开展游击战。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红十一军军长兼第三十一师师长,开创了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边革命根据地。1929年5月初,奉命到商南开展工作,途经罗田县滕家堡时,遭敌袭击牺牲。
刘治志,又名刘智志、刘之志、刘之至。1901年生于湖北黄梅。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曾任叶挺独立团第一营三连排长、连长。独立团改编后,任汉川县公安局局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三营营长。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参谋长,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师参谋长及第十师三十团团长、第二十九团参谋长,红五军参谋长,参加了巩固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反“围剿”作战。1929年7月中旬,在率部攻打安福县城的寅波桥战斗中牺牲。
贺声洋,原名贺家振,又名贺沉洋,字靖亚。1905年生于湖南临澧县官渡桥(今属石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部第一团连长,叶挺独立团第二营营长兼中共第二营党小组组长,国民革命军左翼指挥部宣传队副队长。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二十军代理参谋长。南下作战失败后,被党组织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后,先在上海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后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学生总队总队长,闽西新编红十二军代理军长,参加了第一次反“围剿”作战。1931年春,被以“阶级异己分子”嫌疑开除党籍。随后在“肃反”扩大化中被错杀。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 |
![]() |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