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斯戏院(今南关电影院)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粤曲》作为第七届“广州文艺奖”的获奖作品,在“复合型曲种”的规范定义和“粤曲与粤剧的关系”方面的阐述得到业界广泛认同。这一本仅有3万字的小书,文字通俗易懂、史料真实、并收集了许多难得一见的老照片,生动呈现了岭南文化瑰宝粤曲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该书作者之一谢伟国,他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诗词》报副总编辑。
采访中,谢伟国一再提及两位广东近代曲艺的研究专家,“一位是《红尘往事》的口述人苏文炳,当时老人已经90多岁,书出版一个月后,老人去世。一位是《粤曲》的合作者黎田先生,他在晚年力主写《粤曲》这本书,说广东曲艺文化不能丢,老人去年离世。”谢伟国希望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再出一本系统的、全面的关于粤曲文化的书,他认为“文化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一点一点积淀出来的,不能让宝贵的曲艺文化消失在历史的记忆中。”
粤曲与粤剧的关系
粤曲源于粤剧?
根本不是那么简单
说起粤曲与粤剧的关系,很多人会有“粤曲来源于粤剧”的认识,对此,谢伟国一边摇头,一边无奈地说:“这种说法一直有,澄清多少次也还是有,这两者的关系根本不是先有谁后有谁那么简单,他们是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的。”
粤曲中的梆子、二黄腔系,确实吸收自粤剧,当今的粤曲与粤剧两者的唱腔音乐包括敲击乐锣鼓点完全相同也是事实,但不能仅凭此就认定粤曲来源于粤剧。客观事实是粤剧的梆黄腔系只是粤曲唱腔音乐的一部分,即使它是主要部分,可毕竟不是粤曲唱腔音乐的全部,不能抹杀粤曲本身具有木鱼歌、龙舟歌、南音、粤讴这四种曲艺声腔的存在。
“木鱼歌、龙舟歌、南音、粤讴是‘乾嘉盛世’时期,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诞生的四个各具岭南地方通俗民间文学特色的曲种,也可以说是广东地区的民歌、民谣,这四个曲种最终被粤曲吸纳,成为延唱至今的曲牌。”
著名“女伶”白婵娟 小明星 张月儿
粤曲名伶
曾声震粤剧大老倌
此外,粤曲吸收各种腔调后,很多创新成果又为粤剧吸收,这一点人们却不大注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本土的粤曲、粤剧和粤乐,三者长期互相大量吸收,这在我国其他地方是罕见的,这是一种特有的岭南文化现象。
历史上,有几位粤曲名伶的演唱艺术,曾明显给予粤剧界名角或大或小的影响。
上世纪20年代初,粤曲原唱生喉的燕燕改用平喉成功唱出一曲《断肠碑》,使粤曲和粤剧界都为之震动。粤剧男角五大流派之首并有粤剧“万能泰斗”美誉的薛觉先,即时学习燕燕的腔口。
粤曲“四大平喉”之一、兼有“鬼马歌后”美称的张月儿创造出“问字攞(取)腔”的唱法后,粤曲和粤剧界的艺人纷纷效尤。张月儿为开拓唱谐曲的歌路,也创造出在演唱中,歌声和乐队突然停顿一两拍的静场时间,再继续唱下去的唱法,以此制造谐趣和诡秘的艺术效果。这一唱法不仅被粤剧丑角吸取使用,文武生也借鉴其唱法在唱腔中加插上小休止符,以此增强抑、扬、顿、挫的艺术魅力。
“三骑士”之一徐柳仙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