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粟裕与伯乐知己朱德的忘年交
http://wmf.fjsen.com 2011-10-17 10:55 张雄文 来源:新华副刊
我来说两句
毛泽东这一年5月将陈毅调往中原,让粟裕统领华野在中原打歼灭战后,朱德又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与毛泽东本人,专程来到华野总部驻地河南濮阳。
粟裕的任务是立了军令状的。因此,朱德在华野团以上干部会上,动员华野将士们用“钓大鱼”的战法,按照粟裕的部署,寻歼蒋介石的王牌第五军,完成中央交给粟裕的新任务。
粟裕成长为方面军统帅,战略眼光又如此犀利独到,别树一帜,朱德自然是欣慰的,他以自己总司令的崇高威望,又一次支持了粟裕的工作。
他们再次经典性的相聚,是在开国大典前夕的1949年9月30日,他们一起给人民英雄纪念碑铲土奠基。
中共军队行列里,能征善战的战将如云。粟裕从一班之长起步,经过二十二年的大浪淘沙,终于大器晚成,后来居上,与当年带自己上井冈山,一生敬仰如山斗的老师同列。
朱德没有丝毫的介意,或者说不曾有一般师徒不免的“难堪”。后来粟裕落难,他就不曾有半点推波助澜、火上浇油之举。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前,有过三次定“批粟”调子的小型会议,他与刘伯承、徐向前三人都没有参加。其他七个元帅都与会(但并非全部发言),“会议责成粟裕做了检讨。然后陈毅、彭德怀、聂荣臻等人发言对粟裕进行了批判” ①。
这与后来庐山会议上,朱德为情势所迫,轻描淡写批判彭德怀,被毛泽东手脚并用比画一番,称之为“隔靴搔痒”,大概有某种相似之处。
军事博物馆馆长郭得河,曾奉命就1958年粟裕挨批调查研究,了解到事情来龙去脉后说:“粟老总的功劳实在太大,功高遭忌嘛,这是几千年来的情况,我们也不能完全避免。”
但“度量大如海”的长者朱德,对名利早置之身外,不给粟裕落井下石,没有去搅这一趟“浑水”,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因此,他与粟裕之间,一生都保持了清纯如水的交往纪录。
![]() |
![]() |
责任编辑:李琰之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