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青出于蓝:粟裕与伯乐知己朱德的忘年交
http://wmf.fjsen.com 2011-10-17 10:55  张雄文 来源:新华副刊    我来说两句

  那一段时间,中南海传达室成了朱敏心目中感到温暖的地方,也是让人感到别扭的地方。那里能见到亲人,那里也能让你感到受监视的屈辱。

  可是在1970年刚刚来临时,连传达室这处惟一温暖的地方也失去了亲情的温度。

  林彪一个“紧急命令”,老帅们天南地北被“发配”,朱德又一次面临居心叵测的“战备”

  白纸黑字,教育了几代人的党史和军史,一夜之间颠倒成黑纸白字,说什么南昌起义失败后,是林彪把保存下来的部队带上了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的。原来课本上有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也改名换姓,变成了《林彪的扁担》,当时朱德那根红军时代使用过的扁担还完好地躺在军事博物馆的橱窗里,林彪却不顾铁证史实和诸多见证人还活着,竟然公开篡改历史。这恐怕又是林彪一大超凡本领。朱敏和她的孩子们将这些看到的和听到的事,利用在中南海传达室见面的机会,悄悄讲给朱德听。朱德听完后,也不作声。有时见孩子愤慨的样子,反过来教育他们:“历史终究是历史,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可是已经改了。不是书上都改了吗?”

  “那不叫历史!”朱德生气了,嗓门高了。

  其实朱德心里对什么都清楚,只是不想和林彪他们一般见识,不想挺身出来为自己申辩什么,他似乎知道林彪迟早会有恶有恶报的一天。任凭世间风吹浪打,朱德总是平心静气地期待着……

  此时的期待是需要耐心的,甚至是痛心的。

  1969年10月17日,林彪突然抛出了一个“关于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紧急指示”,全军立即随着“副统帅”的惊惶失措,进入了紧急战备状态。现在想想,纯粹是一场自己吓自己的闹剧。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