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就是唐玄宗把自己的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唐肃宗,那就更被动了。那是在安史之乱时期,唐玄宗的儿子自己没有经过唐玄宗的批准而擅自登基的,实际上就是唐玄宗的儿子已经不让唐玄宗当皇帝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号把皇帝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的人。
还有一个就是北宋的宋徽宗。那是在金灭北宋之前,宋徽宗眼看北宋的江山保不住了,又害怕自己死在东京城中,于是在金灭北宋的大军出发以后,急急忙忙的把皇帝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宋钦宗。结果既没有能够保住北宋的江山,也没有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号把皇帝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的人。
其后,南宋也有高宗等几个皇帝将皇位禅让给继承人的,但是南宋所处的历史环境我们也知道,外患不断,那皇帝做得也没意思。所以,他们将皇位让出来,多半是出于厌倦了。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唐以来的禅让要么是被迫的,要么是皇帝做得没滋味,自己主动退下来的。在太平年月,特别是在经历了盛世后主动禅让皇帝的位置给自己儿子的,其实只有乾隆皇帝一个。因此,如何把禅位归政大典办得隆重,以显示乾隆帝的仁君风范,着实让和珅伤透了脑筋。一直到了大年三十他才把大典的礼仪制定好,交与乾隆帝圣裁。其中,最让乾隆满意的是和珅提议的“千叟宴”。
叟,是老头的意思。千,是虚数,很多的意思。宴,宴会的意思。“千叟宴”,最早开始于康熙时期。所谓“千叟宴”,就是召集官员、缙绅中七十以上的高寿老翁在皇宫中举行酒宴,与皇帝同乐。在康熙到乾隆年间一共办过三次,其中,康熙年间一次,一千多人参加;乾隆年间两次,前一次不是和珅主办的,一共有三千多人参加。前两次的效果不是太好,为什么呢?大冬天,皇上从全国各地请来好几千个老头在这儿吃饭。炒菜,上一盘菜,没十分钟凉了,冬天的北京,没有暖气,在外头,在大街上,广场上,你想想,能吃好么?虽然说,没有吃好,但是皇帝的心意到了。因此,“千叟宴”这种形式便继续流传下来了。
![]() |
![]() |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