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预料 乾隆生前何以不整治和珅
http://wmf.fjsen.com 2011-10-17 10:24 关玉生 来源:新华副刊
我来说两句
钱有了,但是这个钱轻易还不能花,还得留着。所以呢,内务府和珅经营了一年扭亏为盈,原来内务府一点钱都没有了。和珅这一招,只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内务府就扭亏为盈了。内务府的钱就有了很多,皇上一看,和珅你牛啊,行,户部尚书的职务给你了——和珅就是这样当上户部尚书的,就因为他创立了议罪银制度。
这个议罪银制度对乾隆是个好事,对官员们的前程是个好事,但是对老百姓呢?真不敢恭维。现在看来,这个议罪银制度真不是一个好的招数,真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它会导致官场腐败,官场恶化。
第三、安排乾隆皇帝南巡。
和珅知道皇上心中是极想出去走走,看看,考察一下自己御宇这么多年来天下百姓的生活的,但是又怕被人冠以贪图享乐、挥霍无度的恶名。和珅便想出了一个主意为乾隆排忧解难。他向乾隆担保,说江南各地物产丰盛,官员和富商们久沐圣恩,早就一心图报。若皇上南巡,一应费用,江南的官员和富商们都愿捐献,可以不必动用国库。这样一来,那些说乾隆享乐的人就无话可说了。乾隆听了大喜,他当即决定令和珅全权安排南巡事宜,御驾即刻启程。
和珅接到圣旨,向江南各地发出通知,言明皇上要巡视江南,各地官商要悉心准备,鼓励商人捐钱捐物,作为皇上南巡之需。虽然公文中没有强求的意思,可是,此事既是皇上南巡,又是和珅的主意,官员们若是还想坐稳自己的位子,谁敢怠慢,纷纷不惜国本大兴土木,就怕让皇上不满意,有的人还想趁这一机会讨好皇上,以谋得升迁。他们又怎会甘心掏自己的腰包呢?弄到最后,各种负担还是转嫁到了百姓头上,百姓们被迫出工、出钱,疏通运河,建造行宫,修葺龙舟,将江南装扮的一派亮丽,在这亮丽下面却不知有多少百姓的哀叹。
![]() |
![]() |
责任编辑:李琰之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