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一生中为什么从来不提鲁迅
http://wmf.fjsen.com 2011-10-17 10:05 来源:深圳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其实,这应是鲁拒绝赴苏的要害所在,实属极敏感的如何对待苏俄的政治立场与态度的大问题。虽然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正大张旗鼓地反对苏联现代修正主义,但反对的是当权的苏联领导人,若作这样的披露,对维护已故的斯大林是不利的。再者,鲁迅在30年代已质疑斯大林的大清洗,倘作这样的披露,对维护共产主义者鲁迅的形象也不利。
如此说来,遮蔽得有道理;至于史料的真实不真实,倒是等而次之的事了。
但因为这样的遮蔽,人们便无法读懂胡愈之这句话:“我知道鲁迅是坚决不去苏联的。”读者也不明白:“当时党内出了一些叛徒,以及机会主义者,暗中在攻击鲁迅”,事情发生在国内,这样的理由与国外的邀请并不相干,鲁迅如此的“坚决”,不是“坚决”得似乎没有道理吗?
这段佚文,现在由朱正先生从严家炎先生的著作中打捞出来了,否则,鲁迅这“不白之冤”蒙了30多年还要继续“蒙”下去。
鲁迅说过:“无产者的革命,乃是为了自己的解放和消灭阶级,并非因为要杀人”,“德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虽然没有成功),并没有乱杀人”,“而我们的作者,却将革命的工农用笔涂成一个吓人的鬼脸,由我看来,真是卤莽之极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鲁迅之所以与青年战友们一再冲突,甚至对苏俄的大清洗表示质疑,就在于他的人道主义情结和对血腥本能的反感。他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解,是“不杀人”,“不乱杀人”。虽然鲁迅只是在书斋里谈论这段未曾经历而仅从纸面了解的革命,多少显得有些天真与书生气,正如他在《林克多〈苏联见闻录〉序》中所言:“政治和经济的事,我是外行”,但他的睿智与警觉的确超乎常人。
![]() |
![]() |
责任编辑:李琰之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