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对“神化”乔布斯的几重思考
http://wmf.fjsen.com 2011-10-12 11:01  华化成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来说两句

  日前,苹果官方正式宣布其联合创始人乔布斯因病去世。消息传来,尽管还在国庆假期,但大量国内网民和网络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对这位技术和商业天才的离世表达了哀悼,并对乔布斯的生平进行回顾。这其中,文化名人罗永浩的一条微博却因披露乔布斯与女友生子后却拒绝支付赡养费的生活细节,而招致众多乔布斯拥趸的愤怒回击。

  与上述口水战遥相呼应的是,网络平台上各种版本的乔布斯独创思想、乔布斯人生箴言、乔布斯成功秘诀已然被转发得铺天盖地,不少名流论者对乔布斯的悼词更动辄便是“影响历史”“改变世界”。如是观之,对乔布斯逝世的哀悼似乎越来越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造神运动,乔布斯也从原本颇具争议的技术天才,一夜间“升格”为兼具人文情怀与高尚情操的英雄楷模。

  与此相比,国外主流媒体对乔氏的“盖棺定论”显然要“相形见绌”,英国《卫报》的纪念文章甚至以《仁慈的独裁者》为题,在悼念之余也对乔布斯独断专行的管理方式进行了反思。美国总统奥巴马虽然称赞乔布斯“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看世界的方式”,但其对乔布斯的最高评价也仅限于“发明家”和“梦想家”。难怪有网友调侃:“似乎国人对乔布斯的哀悼之情要远胜于他的美国同胞”。

  毫无疑问,乔布斯生前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确值得大多数人尊敬,但乔布斯狂躁霸道的争议个性、对非婚生子的冷漠做法、对慈善事业的吝啬态度以及其领导下的苹果公司对工人健康、防治污染等社会责任的缺乏担当,却也是不争的事实。选择性忽略上述问题而对乔布斯做出过度褒扬,则实在无助于使公众尤其是青年,真正意识到乔氏在创新思维方面的可贵之处。至于有人以“开发苹果产品是对人类的慈善”为由将乔氏定义为慈善家之类,如此刻意美化的做法,已近乎于滑稽了。

  而部分国人之所以如此塑造乔氏之形象,却有着三方面深层次原因。首先,神化乔布斯恰恰反映了当下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焦虑,即依靠个人奋斗取得事业成功的发展路径颇为艰难崎岖。出身草根家庭的乔布斯是以小小的车库为起点,不借助任何背景,最终缔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这样的创业之路怎不令人神往。

  其次,对乔布斯几近一边倒的“赞颂”,某种程度上也是互联网传播中从众效应的体现。事实上,无论是微博、论坛还是人人网这样的SNS平台,在传播学意义上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域,在此情况下,只要相关信息相对稀缺,那么人们就极易为从众心理所支配,更加倾向于一些接近“常识”的看法或是主流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乔布斯的生平与具体的技术成就并不为专业外人士所熟知,但乔布斯的商业成功却是极为明显的,因而人们的通常看法会首先将乔布斯定义为成功者,进而对于那些从技术和人格层面给乔布斯的赞扬也缺乏怀疑,而随着这类言论越来越多,更多的人也会倾向于相信这类言论。

  最后,“死者为大”的传统心理,使一些人纵然不对乔氏作高度评价,却也不能接受对乔氏缺点的尖锐批评,进而习惯性地回护逝者。

  单纯将这轮网络空间的“乔布斯旋风”指责为国人爱慕虚荣而闹出的笑柄,显然并不全面,由此反映出的社会关切,则更值得人们重视与思考。如何真正营造出一个机会均等、起点公平的良性社会环境,如何使我们的社会跳出道德完美主义的陷阱,而容忍像乔布斯这样有私德瑕疵的创新人才,为实干者营造一个足够宽容的环境,或许是对乔布斯去世更有价值的纪念。(华化成)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