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变革 光绪皇帝向左,明治天皇向右
http://wmf.fjsen.com 2011-10-11 10:58  王龙 来源:新华副刊    我来说两句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童年的成长经历,对其禀赋气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若是凡夫俗子则罢,而这两个男人主宰的却是两个帝国的命运。他们出生经历虽然大同小异,而成长过程却有天壤之别。

  中国的帝王,绝大多数都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光绪特殊的成长史,更是一部辛酸不幸的奴化史。慈禧作为中国近代中上举足轻重的女人,其权力欲望之强,古今罕见。当时的清王朝,历经两次鸦片战争,已是“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然而,面对艰难时局,慈禧仍置国家社稷于不顾,首先考虑的仍是满足自己的政治欲望。她之所以将年仅四岁的爱新觉罗?载湉扶上皇位,完全出于一已之私,因为载湉的母亲是她的亲妹妹,这样幼主即位,容易驾驭,不致于大权旁落。光绪只不过是她君临天下的御案上一个不可缺少的摆设罢了。在权力舞台上,她是超一流的魔术师,得心应手地把一个泱泱大国像一个村庄般控制得服服帖帖;而在政治舞台上,她却是一位缺少远见卓识的独裁者,短视与贪婪令人无奈。曾国藩初次与她会面后,就失望地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两宫(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皇上冲龄,亦无从测之。”

  慈禧为了长期操控皇权,建立一种特殊的人身依附关系,将光绪从小驯化为惟命是从的提线木偶,可谓煞费心机,毫不手软。天生孱弱的光绪不但没能培养起坚强自信的品格,反而变得更加胆怯懦弱。

  为了让光绪心悦诚服认定自己才是他的“母亲”,慈禧严格实施“威权”教育,处心积虑地制定了断亲情、立威严、传孝道的教育方针,让光绪不伦不类地称呼她为“亲爸爸”。据慈禧的贴身女官德龄公主在《瀛台泣血记》中回忆:

  当光绪初进宫的时候,太后就嘱咐那一班服侍他的人,像灌输什么军事知识一样的天天跟他说,使他明白了自己已经不是醇王福晋的儿子了,他应该永远承认太后是他的母亲,除这个母亲之外,便没有旁的母亲了。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