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参与革命者绝不会少
1911年4月27日,广州爆发革命。革命军目标很明确,总督府衙门。岂料这里早已人去楼空,革命军转身出来,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
密集的枪声响起,一颗子弹打中林文的身体,他倒下了。方声洞奋勇当先,在黄兴的带领下冲进总督府,最后中弹身亡。同样,一颗子弹打进林觉民腰际,他被捕了。几天后,他就义于刑场。
三个幼年同学、青年战友,三个福州人,再次以最壮烈的形式完成了统一,这一次他们统一于死亡,那一年林文和林觉民25岁,方声洞26岁。而据了解,仅总督府一役,福州乡亲殒命者多达二十余人。
如今已无从考证,当初跟着林文、方声洞、林觉民一起踏上去往香港的船只一共有多少位福建乡亲,又有多少福州人。后来,他们被集体埋葬在黄花岗,直到民国11年(1922年)春才查出的黄花岗这72名烈士的名字,其中广东人最多,福建次之。
此后,福州也爆发了起义,推翻了满清统治。在这场翻天覆地的变革中,在全国各地爆发的起义中,都有福州人的身影。
李宝艳说,现在很难统计出当年革命遍地开花时究竟有多少福州人参与其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从广州一役推断,绝对不会少。
“匡屋为满洲营” 矛盾一触即发
满清入主中原后,设立了一套用于监视汉人的八旗驻防制度,为防患福州人民反清斗争,清统治者特派出一支部队,在福州设立旗营。
李宝艳介绍,当时的驻扎地点在福州较为繁华的东门、汤门、水部门一带,原本住在这三处的居民都被迫迁移,清兵入驻后,“匡屋为满洲营”,并增设了最高武官“镇闽将军”。
至乾隆三年,清朝廷又抽调4000多人进驻福州仙塔街、井大路与东街口交界路口,以东至晋安河畔,南至水部门,北至汤井门一带的广大地区。大片土地成为旗人专属区,专属区的主要出入口,即仙塔街、井大路和东街头交界入口设置关卡,旗兵日夜把守,旗营界内汉人不准居住,只允许通行,出入还必须接受盘查。
在这样严重分隔之下,清军与当地百姓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李宝艳说,如今在东街依旧保留着“旗汛口”的地名,就是因为这里是分界线。旗人都生活在界内,汉人挑着米、菜等生活物资叫卖,也只能走到界限边缘。一旦未经允许违规进入界内,轻则遭到毒打,重则被判刑。
李宝艳说,在这样的限制之下,福州城内存在着一道无形的裂痕,隔阂逐渐产生,再加上一些旗兵强抢汉族女子事件的发生,矛盾一触即发。
这样的积怨,让福州的革命之火一经点燃,就迅速蔓延开来。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1-09-26辛亥革命中的福州人:珍贵老照片在三坊七巷展出
- 2011-07-25曾有四位福州人任册封使 带着棺材坐船出使琉球国
- 2011-07-24动车遇难司机系福州人 网友致敬!一路走好!
- 2011-02-17福州人口普查数据将逐步公布 35家单位统计违法
- 2011-02-10福州话歌曲唱响光禄吟台 福州人过瘾外地人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