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特别话题 > 正文
认识越南80后:现在越来越强调我们必须靠自己
http://wmf.fjsen.com 2011-09-29 16:59   来源:南都周刊    我来说两句

  国际诱惑

  在越南的肯德基快餐店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个有趣广告:一个穿着白色衬衫的男士上班族,像其他越南人一样,坐在路边的小摊吃鸡肉粉,怎知一部车经过,溅起的脏水打在了他的背上;接着,电视画面出现了这位青年在肯德基店里一边吹空调一边吃鸡肉的情形,旁白这样说:“想吃得舒服一点?来KFC吧!”

  这是越南年轻人对国际资本吸引力的一个生动写照。改变越南年轻人的消费方式——譬如把他们从路边摊拉到连锁店里(在越南,甚至成为了发掘越南市场的必然之路,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潜在的消费市场,使众多外资多年来持续进入越南,并支撑起越南近10年高达7.6%的经济增长速度。

  有份调查显示,越南是世界盈利最大的五大零售市场之一。在消费力的分野之下,很多受访问者这样概括大城市里的越南青年:尽管名义上,很多人的工资只是越南盾数百万[1人民币(CNY)=3273.6907 越南盾(VND)],但他们都注重外表,购买漂亮昂贵的日本摩托车,注意衣着,如果他们做公司管理的工作,或者父母是政府职员、生意人,那么,他们往往有能力穿上Levi’s这样的名牌。

  投入国际潮流,迎接物质的诱惑,带来的有时是动力,有时是压力,有时是破坏力。在越南的媒体上,个别越南青年沉迷娱乐、援交以及毒品等行为不时受到抨击。

  消费能力直接取决于收入。对于世代居住在河内、胡志明市等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生活的压力比外来务工者要小一些。一方面,他们父母的工作或者经济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儿女的消费开支,另一方面,越南土地事实上实行私有制度,有地的家庭,可以通过建房出租或者个体生意的形式获得额外收入。

  现在的越南,满街的咖啡厅布满了WiFi,国家级电视台不时播出用谷歌获得知识的节目,英超联赛经常占据着体育版的头条,中国的新闻,上到动车下到凤姐也会成为坊间的谈资。而在职业选择上,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很多年轻人,会希望投身银行、外企等现代商业机构,那意味着收入,也意味着生活方式的向往。

  几乎所有与记者交往的越南年轻人都形容,他们身边的中国商业元素,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货,后者与同样席卷越南的、其他国家的商品的区别通常是:没有品牌,便宜,质量较差。想创业的年轻人,经常产生到中国做生意的想法,但中国货只是他们积累财富的途径,他们赚钱后的最终消费目标,仍然是来自日本和韩国的电子产品,或者设计精美的摩托车,乃至昂贵的欧美服装品牌。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