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令慈禧惶惶不可终日 吴樾刺杀清出洋五大臣始末
http://wmf.fjsen.com 2011-09-28 15:21   来源:中安在线    我来说两句

  事关陈独秀等革命党人

  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陆发春告诉记者,吴樾刺杀五大臣事件和当时革命党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看似吴樾个人暗杀行动,实际是有计划有组织目标的革命行动。”间接直接参与策划的有陈独秀、杨笃生和赵声等革命党人。当时陈独秀已是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他在安徽及日本留学生中,发起或参与反帝反清团体,创办革命报刊,撰写爱国文章,发表鼓动演说,这些举动引起了热血青年吴樾对他的注意和敬仰。

  早在1903年,时为保定高等师范学生的吴樾就开始与陈独秀、潘缙华建立通讯联系,接受陈的革命影响。吴回桐城省亲时,特意到上海拜访陈独秀等人,亲聆教诲,交谈甚欢。吴的“排满思想”更加“澎湃蓬勃”。

  对于吴樾刺杀事件,陆发春教授说:“暗杀行为很多时候不被看作能代表革命主流。但在中国历史上,万马齐喑的情况下,向来不缺乏试图以个人力量扭转乾坤的义士。由清末历史看来,少数人的暗杀行为,可以促进革命形势的发展。”

  刺杀五大臣意在撼皇基

  早前的1905年2月,湖北省反清革命小团体“科学补习所”成员王汉谋刺铁良未成,之后留下遗书和手枪,投井自杀。这起刺杀未遂事件,给吴樾以极大的刺激。于是他在这年春天,写完遗著《暗杀时代》,阐明自己的革命主张。

  从时间和《暗杀时代》的内容看,此时吴樾行刺的具体对象是亲贵大臣铁良,而不是五大臣。1905年7月16日,清廷宣布立宪新政重要措施,派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吴樾认为清廷行此事,“以欲增重于汉人奴隶义务,以巩固其万世不替之皇基”,是欺骗民意,他怒不可遏,于是由刺杀铁良转而目标指向炸死五大臣。

  吴越随后写下一个绝命书——《意见书》,并潜往北京,当年,农历八月二十六日,在北京正阳门车站就上演了吴樾刺杀出洋五大臣事件。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