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强化基本行为规范教育。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制定学校常规、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寝室等管理细则,坚持从小抓起、从细节抓起,引导、教育未成年人从小养成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良好意识。完善学校行规周竞赛、主题教育月、年度先进考核评比等制度,认真开展优秀班集体、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达标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仪式教育作用。加强各类仪式教育内涵研究,注重对未成年人的公民意识教育。科学规范各类仪式教育方式,形成入园、入学、开学、入队、入团、毕业等仪式教育体系。上好湖州市《开学第一课》,以“做一个道德的人”为主题,每年推出一个重点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书、传唱、讲演活动,切实丰富道德教育内涵,着力提高道德教育活动吸引力和感召力。建立县区轮流承办机制,组织全市中小学生集中收看直播或录像,在对全市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充分展示县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果。
3.建立养成教育激励表彰机制。改进“三好学生”、学习积极分子等定指标、重成绩的传统评价体系,总结推广雏鹰争章达标体系,科学制定定章、争章、考章、颁章四个环节的操作办法,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中小学生个性发展。大力宣传道德模范、英雄人物、“四好”少年等先进人物,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校园行”活动,让道德模范进校园、上讲台,充分发挥各类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对照《测评体系》要求,借鉴道德模范推荐表彰以及兄弟地市“美德少年”、“阳光少年”评选办法,探索建立“湖州好少年”评选表彰机制,挖掘、树立一批未成年人中的先进典型,引导未成年人发现身边的典型、推荐身边的典型、学习身边的典型,引导和激励未成年人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二)大力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未成年人养成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要着重解决好成才观念和教育方法的问题,加大对家长的培训力度,特别要关爱特殊家庭,加快推进家校的有机衔接,引导教育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1.着力提升家长素质。深化“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加强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建设,定期举办现代家庭教育论坛、“家庭教育大讲堂”等活动,推广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为子女做人成才当好表率,把家庭教育的状况作为评选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特色家庭的重要内容。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办好“成长快乐”访谈节目,加强访谈嘉宾专家团的培训与管理,加强与浙江大学的合作,组织开展 “成长快乐”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定期邀请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专家来湖担任节目嘉宾、开展专题培训、举办公益讲座,切实提高节目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节目的覆盖面和“收听率”,不断提升广大家长的育子水平。
2.推进家校有机衔接。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是影响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学校、家庭要建立紧密相连、配合默契、双向互动的联动机制,共同携手教育孩子健康成长。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开放日、建立家校教育共建周、开展亲子运动会等形式,引导广大家长走进学校、走进教室,了解学校的各项要求;通过开展教师家访、设立家校通等形式,发动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的期望以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案辅导和帮扶教育。2010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视讯会议后,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指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要在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质上下功夫,要在提高教师、家长教育水平上想办法、动脑筋,可根据各个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特点,发动教育专家、学者编印一本指导性读物,对教师、家长如何辅导、指导未成年人,提供一些科学性强、操作性强、实效性强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辅导,减少工作的盲目性。结合我市德育导师制的推行,认真总结在未成年人养成教育上的成功经验,可适时在全省率先推出,为全省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提供借鉴。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