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清华国学研究院里有“四大导师”
http://wmf.fjsen.com 2011-09-20 15:14  陈长林 来源:海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王国维:为全世界所有之学人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著名的学术大师。通晓日、英、德文,对康德、尼采哲学素有研究,在历史、考古、文学、戏曲、音韵、古文字和西北地理等多种学科中,均有不凡贡献,国内外影响颇大。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郭沫若高度评价“王国维的业绩是新史学的开山”,“他的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金文的研究、汉晋竹简和封泥的研究,都是划时代的工作。”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来的旧学的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王国维在研究院开的普通演讲有《古史新证》、《说文练习》等,指导专题研究的范围是:经学、小学、上古史和中国文学等。

  1927年6月2日,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留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陈寅恪作挽诗云:“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梁启超对自己的女儿评价王国维说:“此公治学方法,极新极密,今年仅五十一岁,若再延十年,为中国学界发明,当不可限量。”可惜因“他平日对于时局的悲观,本极深刻。最近的刺激,则由两湖学者叶德辉、王葆心之被枪毙”,不幸弃世。春秋鼎盛,撒手人寰;个中缘由,自成谜团:“殉清”说、“逼债”说、“惊惧”说、“谏阻”说、殉“文化”说,不一而足。

  1929年夏,国学研究院师生为王国维募款修造了“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纪念碑”,陈寅恪撰写碑文。文中有“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认为王国维系为捍卫“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死。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