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菜价保卫战怎么打?
搞活流通是关键
物价高企揪人心。福州生鲜超市肉价、菜价降了,而且幅度还不小,其后必然还会带来普降的“引导”效果。这迅速在业内外泛起涟漪。
生鲜超市降肉菜价,这是市政府、市商贸服务业局召集生鲜超市开会要求稳定物价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此番,以往未跟进的农贸市场也被纳入,同步启动猪肉价格协商机制。去年底福州市政府就曾主导过“菜价保卫战”,价格指导模式为:蔬菜的零售终端与批发环节均有指导价,政府给予财政补贴,福州当时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政府干预、控制菜价的城市。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肉、菜等民生产品价格下来,固然不能靠一厢情愿地等待市场之手,平抑物价需要政府之手,但不可能政府回回都出手,同时监管与服务必须紧紧跟上。
9月7日在厦门出席2011闽商百强论坛的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曾表示,“当下物价上涨,有合理之处也有很多不合理之处,比如说市场监管等等,流通薄弱。全世界没有拿大蒜和绿豆当投资品的,但是中国出现了,在教科书上都找不到这个。但是现在物价也有合理的地方,因为成本在上升,作为农产品来讲,中国的化肥价格、农药价格、农民的务工成本、机会成本都在上涨,所以成本推动也是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姚景源反复说道,这次物价上涨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要管控货币,要加强生产这是根本,然后要搞活流通,加强监管。“中国农业基础薄弱,更大地体现在农产品流通更薄弱。但不可能一下子就把问题解决了,因为它太复杂了。”
“农民祖祖辈辈种田养猪,他还会不知道怎么种怎么养吗?他最不知道的就是怎么流通,所以我们对占整个CPI权重三分之一的食品,对吃的东西,农产品这一块,一定要稳定其价格,而这重点不是生产而是流通。”
业内表示,在流动性过剩的前提下,由于人力、运输成本的上升,以及市场炒作等因素,流通环节不畅所导致的结构性供给不足,农产品的供应量与价格脱节,是目前推高物价水平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如果不解决,物价就很难控制。有机构调查就显示,蔬菜从农民出售端到市民购买端,价格往往翻几倍。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