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市委主要领导连续两次就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绿城社工服务站6年爱心行动做出批示,同时责成市委政研室等多部门调研解剖“绿城现象”。绿城社工,这是每一个绿城人都熟知、可感并不断受惠的“社工先锋”品牌。上个月,披载着全国第二家、河南省首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等荣誉的绿城社工服务站刚刚度过6周岁生日。 不仅如此,在南阳新村辖区,绿城社工却绝非个例——绿城社工引领,“老妈妈”跟进,红色联盟集结。高高飘扬的“三面红旗”强劲给力南阳新村党建和创文工作。
“社工先锋”耀绿城
嬗变、创新的绿城社工,几乎天天有动作,周周有精彩。
近日,有关领导来到社工站所在的丰乐社区,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修葺一新的文化宣传长廊。长90米、高2.5米的长廊以9个栏目的容量,对党建与社工进行集中展示---“绿城社工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活动风采”、“如何加入绿城社工”。尤其是在长廊西头,一个印有心形标志的百宝箱和一颗大红心图形十分醒目。过往的居民拿起墙上悬挂的小卡片,写上自己需要帮助的内容投入百宝箱,很快就能得到专业社工和志愿者的服务。
自2007年成立党支部以来,绿城社工紧紧围绕“助人自助、救难解困”的宗旨,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而今又占据了“一线二动三新”的制高点---牢牢抓住服务生命线,“党组织+团组织+自组织”互动、“社工+志愿者”联动,实施理念、载体、方法三项创新,实现“整合资源、凝聚力量、争当先锋”的目标,基层党建活力不断增强。随时令而动,绿城社工迎来了收获的金秋:累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800余次,直接服务对象9000余人,为帮扶弱势群体募集善款近20万元。
“党旗指引做社工”,通过实施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手段三创新,党组织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活力得到双提高。绿城社工在壮大,各类社工志愿者由四年前的1600人扩军到现在的7800人。社工品牌更响亮,8月12日,在金水区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上,该站党支部创立的“社工先锋”党建品牌荣获金水区优秀党建品牌,绿城社工的当家人陈骋也光荣地当选为市党代会代表。
“老妈妈服务队”绽放文明花
和绿城社工服务站的年轻人相媲美,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还活跃着另外一支服务队——荣华社区“老妈妈服务队”。
这是一支“白发红色娘子军”——她们中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55岁,80%以上都是党员,全部为女性。自1996年由老共产党员周树枝发起,已走过14个年头。从绿城社工服务站来到她们的“大本营”荣华社区时,记者恰好目睹到省八届党代会代表、队长周树枝带领老姊妹们给特困户缝补被子的一幕。
给特困户缝补被子,这只是“老妈妈服务队”的“常规动作”之一——当居住小区治安差盗窃现象严重时,她们自发组成巡逻队;当清贫学子因高额学费而面临失学时,她们送来了募集的学费和学习用品;当孤寡老人无人照料时,她们长年“义务承包”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拆被洗衣的杂活儿;当居民楼院无人管理时,她们自掏腰包栽花种草,美化环境;辖区青少年泡网吧荒废学业时,她们主动当起义务监督员,耐心劝阻教育青少年……“闲人马大姐”不闲,点滴小事儿总关情:组织开展服务活动360多次,服务辖区居民群众达7660余人次。
现如今,“老妈妈服务队”已由最初的十几人壮大到102人。前不久,“老妈妈”感染了老大爷,“这不,前不久,72岁的老窦(窦宝臣)又成为俺这支队伍的‘洪常青’了,他可是第一个加入‘老妈妈服务队’的男性公民啊。”周树枝一脸兴奋地介绍说。
红色服务联盟“大集结”
“同志,为了您的安全,请走慢车道!”这几天,在农业路和南阳路交叉口,每当交通高峰期,佩戴红色工作证的八届省党代会党代表、老妈妈服务队队长周树枝正在劝阻违章行为,和她一起执勤的是佩戴蓝色工作证的金水区人大代表、南阳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刘运泽,佩戴绿色工作证的志愿者代表、南阳新村绿城社工服务站站长陈骋。
“红、蓝、绿”组合指挥交通,成为南阳路农业路口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是今年6月才成立的红色服务联盟的杰作之一。
七一前夕,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挂牌活动在西斯达外语学校举行——中共南阳新村街道西斯达外语学校党支部挂牌仪式暨红色联盟启动。红色服务联盟是该街道在“两新”组织中探索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地服务居民、服务社区的一次“试水”。
红色服务联盟成立不到两个月,持续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大集结——组织“两新”党组织的党员参与交通文明岗活动,构建由市民、商户、公共单位、社区、巡防队、党员志愿者六位一体的交通秩序综合治理模式,实施“小红帽”“大拇指”“红蓝绿”三大行动;针对辖区“两新”组织行业特点,分类服务社区居民、服务困难群体,如医院类,每周拿出一定数量的免费专家号,提供给医患人员,60岁以上的辖区人员就医,可享受一定的优惠。
三面红旗何以在南阳新村高高飘扬? 是天时地利人和聚合而成的肥沃土壤培育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南阳新村辖区曾经有10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和上万人的企业职工,是郑州工业产业一条街。此后,啤酒厂、肉联厂等一批老国企辉煌不再,先后有7000多职工离开了厂区,回到社区,成了下岗失业人员,一时间,街道所辖的单位和社区成了下岗失业一条街。在金水区,新村街道办事处曾创下了低保家庭最多、低收入人群最多的两项纪录。
企业破产了,心志不能破败;企业倒闭了,党和政府更加关注了。街道党工委和各社区党支部紧紧抓住解决生路这一重点和切入点,极力为有一定工作能力的职工提供就业和技能培训信息。社区党组织以精神文化生活为载体,成立各类文艺活动队伍,把大家组织起来,发动起来,以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引领,提起精气神。
穷且益坚,传承着老国有企业牺牲奉献基因,辖区居民对党的感情更加浓郁和深厚。党旗指引,应者如云,这才是三面红旗在新村高高飘扬的坚实基础和土壤。唯有如此,周树枝老人的那句话才久久回荡在人们的耳畔:“职务退了,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退;人退了,做文明市民的标准不能退。”
![]() |
![]() |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