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条中美物价对比的网帖被广为转载,引得众说纷纭。某大报记者为此也专门拿北京和纽约做了一个调查对比,结论是:国外品牌特别是高档消费品,北京贵得离谱,但公共交通和涉及人工、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纽约要贵很多。
本来“北京生活成本超过纽约”的帖子就够让人纠结的了,传统媒体还要拿两个特大城市的数字来“直观、全面地比较中美物价水平”,这种毫无科学性、以偏概全的所谓对比,自然招来不少板儿砖。且不说北京和纽约根本不可能代表中美两国的物价水平情况,单就拿这两个城市的消费数字来简单对照,具有多大的可比性也是一个问号,想做到全面客观就更是难度不小。但这么一通炒作下来,北京跟纽约、中国跟美国,生活成本、物价水平孰高孰低、孰优孰劣,已然有不少谬论流传,为本就对物价忧心的公众徒添不少烦恼。
国人向来喜欢与人比较,只不过现在不再热衷于跟俄罗斯、印度、日本等近邻攀比,眼光开始“超英赶美”了。中国和美国,二者之间的比较,已成为近年来的国际显学。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进入公众的比较视野,说明普通老百姓开始在民生水平上向发达国家看齐。春江水暖鸭先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中国经济开始跟美国经济朝着一个等量级竞争的微观脉动,值得决策者和专家们深察。
不过,对于世界特大城市的老百姓来说,恐怕没多少人会夸口自己城市物价便宜、消费水平低。北京人不会这么评价北京,正如纽约人也不会这么描述纽约。好事都是别人的,一些中国人羡慕美国物价低廉,一些美国人也在眼馋中国消费便宜,其中的夸大、误读与歪曲普遍存在。如果要真正在经济学或统计学意义上对中美物价进行一番科学对比,得出的结论绝对不会是非此即彼式的。“北京生活成本并没有超过纽约”、“中国物价并不比美国高”,与“北京生活成本超过纽约”、“中国物价比美国还高”一样偏颇,都不足以显示各自的实际情况,更无法体现两国经济之间的深层联系。
简单地说,如果美国的东西都比中国便宜的话,美国人还天天逼迫人民币升值干嘛?还以低价倾销的借口对华大搞贸易限制干嘛?这在国际购买力平价比较上是解释不通的。美国副总统拜登一来北京就秀了把“5个人一顿才吃79块钱”的花活,无非是告诉美国政界和老百姓,中国这边消费太便宜了,人民币不升值可不行。而实际上,美国一直在中国经济发展和中美贸易中占着大便宜,长期消费着中国的廉价商品、资源和劳动力,以至于出国旅游的中国人大呼不公。同一种商品在中美两国标注以不同的价格,并不是此贵彼贱那么简单,其间包含着复杂的国际贸易、国际产业分工、国内税费政策、消费习惯等问题。这些不一定都是合理的,但现实如此,光去抨击物价不解决问题。
归根到底,大多数老百姓围观中美物价的目的,并不在于向美国看齐,而在于找到了一个表达自己生活压力的题材。这是一种对国内物价涨声不断、收入增长止步不前、通胀警灯迫于眼前的紧张心理和现实焦虑。说白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民生焦虑。中国人本就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对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变高了,但在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长期不同步的条件下,面对近年来CPI高企、税负较重的压力,大多数人难言轻松滋润。国家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和分配,在国人愈发强烈的民生诉求面前,仍显不足、滞后和昂贵。共同富裕,改善人民生活,“窗口期”正在快速变短,光说任重道远已无法令公众安心。这一点,更值得决策者重视。毛晓刚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