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好人难当”凸显诚信缺失
http://wmf.fjsen.com 2011-09-06 15:36  张东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来说两句

  在缺少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法院更倾向于老人之言,这本来不是错,因为中国自古有“尊老爱幼”的传统,饱经风雨的老人们更被看成是诚实、善良的社会代言人。但是,在事实面前,当老人也不能够“讲真话”,不得不让摄像头来“说话”的时候,为了防范类似“好人难当”事件的再次发生,人们不得不提出,是否需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对被私欲遮盖了基本良知的被救助者以诈骗未遂罪给予严厉惩处呢?

  这样做,看起来有点“无情”,但是如果不这样做,下一个类似事件一定还会发生。而类似施救者的“有情”为“被救助”的“无情”所伤,只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行善行为。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确实需要法律给出一个看似“无情”实则“有情”的判决,这对整个社会道德及诚信或许是一种“有情”的拯救,更是一个“诚信”的答案。

  为了破解“好人难当”,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能当“围观者”,法律更不能当“围观者”。(张东阳)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