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增刊第3期
http://wmf.fjsen.com  2011-09-06 11:03:41 来源:省委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4.坚持民生优先,注重巩固惠民利民的创建实效。我们始终注重惠民利民搞创建,坚持新增财力、公共资源、工作力量向民生第一需求倾斜,切实解决好市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010年市本级财政集中统筹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达157.8亿元,占总支出的60.7%。一是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2010年全市新增就业15.3万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5.6万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全省率先出台《学前教育管理办法》,加快新区学校布点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马尾区在全省率先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农民工子女入学、数字青少年宫建设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城区社区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13%,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66%,财政补助标准由原来的120元/人提高到220元/人。二是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五大险种齐全、功能基本完备、规模不断壮大、制度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制定出台了《福州市四城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试行办法》及《实施细则》,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老年基本生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扎实推进,并逐步在全市铺开。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设任务达到全省总量的40%。三是着力健全公共服务平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效能投诉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致力打造为民服务、为发展服务的良好环境。不断完善12345便民服务平台,荣获中国信息协会颁发的“中国城市信息化服务创新奖”。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建立了行政权力阳光运行平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10年度中国政府透明度排名中,福州市位居地方政府总分排名第二位;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中国福州”门户网站排名第四位。以“平安福州”建设为载体,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省会中心城市保持和谐稳定。2010年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创历史最好水平。

5.发挥省会优势,注重凝聚省市共建的强大合力。福州市省市共建文明城市具有深厚的工作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在省直有关部门、驻榕部队、在榕高校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下,省市共建机制不断完善,内涵不断深化,内容不断拓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共有148家省直单位、26所在榕高校、45家驻榕部队与我市38个街(镇)、300多个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形成了省市共建共创文明城市的强大合力。一是共建机制不断完善。省委文明办、省直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和福州市文明委联合成立了省市共建活动领导小组,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沟通联系,通过动员部署会、座谈会、协调会、专题会、现场会等各种形式,推动省市共建文明城市活动广泛开展。二是共建内涵不断深化。坚持把省市共建文明社区作为进一步深化省市共建工作的切入点,去年省市联合正式启动了万名干部进社区活动,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省直机关、驻榕部队和在榕院校与福州市共建共创文明社区活动的通知》,把这项工作纳入省市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先进申报和考评的重要内容来推进。省领导高度重视,省直机关工委、省委文明办及时部署,各级共建单位纷纷到社区开展调研,制定共建方案,与社区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系沟通渠道,广泛开展共建活动;五城区也积极搭建平台,推动街镇、社区积极与共建单位进行对接,细化共建项目,推动共建工作持续开展,为夯实福州市文明城市创建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共建内容不断拓展。一方面是共建主体不断拓展。2009年新一轮创建工作开始以来,省直部门参与共建文明省会城市的范围不断拓展,同时又进一步增加了驻榕部队、在榕高校;另一方面是共建项目不断拓展。以共建文明社区为着力点,积极推进各项共建活动,省直部门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帮困助弱、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洁净家园等共建活动。进入冲刺阶段,省直各部门从加强干部职工宣传教育、整治周边环境、开展志愿服务等入手,进一步推动共建工作。可以说,福州文明创建所取得的成绩,都凝聚着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凝聚着包括省直单位等在内的省会各界的倾力支持。对此,我们衷心感谢,铭记于心,并成为我们创建文明城市的不竭动力。


上一页 [1] [...]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李琰之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