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增刊第3期
http://wmf.fjsen.com  2011-09-06 11:03:41 来源:省委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2.突出专项整治,注重强化有力有效的创建举措。我们严格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标准要求,结合福州实际,围绕市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坚持重点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举措,扎实推动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农贸市场等10大类专项整治工作,着力为市民群众营造整洁有序的社会环境。一方面,我们从加强城市管理入手,紧紧抓住创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明确整改目标、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集中力量切实解决好各类重点难点问题。比如,针对城市“牛皮癣”整治问题,我们坚持疏堵结合,组织五城区和16家市直部门集中开展整治行动,尤其加大对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城中村”等部位整治力度,乱张贴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针对超标电动车上路问题,我们结合开展城区交通管理综合整治工作,加大“电摩”查纠和处罚力度,分阶段、分区域推进“限摩限超电”工作,鼓励回购、换购超标电动车,加强对电动车销售市场的监管,有效维护了良好的城区交通秩序。针对小街巷建设改造问题,市、区两级投入专项资金,做好路灯、盲道、无障碍设施、排水系统、道路桥梁修补改造等各项工作,为社区居民群众出行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加强常态化管理,及时总结专项整治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对群众认可、有利于推进工作的措施予以巩固提升,逐步形成了一系列长效管理的专项整治工作制度。比如,在市容环境卫生方面,制定实施了《福州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加大市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完善环卫基础设施,改进垃圾收运方式,确保市容环境整洁卫生。在交通秩序方面,制定了《福州市城区交通管理综合整治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公交车、出租车管理体制,严厉打击违章驾驶、乱闯红灯、非法营运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在网吧管理方面,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管理工作的通知》,组织有关部门切实加强日常监管,有效解决网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3.深化创建内涵,注重凸显人文福州的创建特色。我们坚持从省会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和市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出发,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全面推动福州人文优势软环境和山水宜居硬环境的协调发展,切实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着力彰显人文福州的独特魅力。一是精心打造山水宜居城市。坚持把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着力构筑“两江润城,碧山环城,水链织城,青峰缀城”的山水城市景观,严格控制山水周边的城市建设,全面做好沿江山体保护改造工作,持续加强绿化美化和公园建设,积极开展内河综合整治,组织实施灯光夜景、立面改造、管线下地、广告牌整治和违法建设集中清理等工程,建成连坂、长安等7座污水处理厂和红庙岭垃圾填埋场扩容工程,空气质量、饮用水源水质等多项环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有效提升了城市宜居品质。二是大力弘扬闽都文化。充分发挥福州历史文化名城资源优势,持续拓展以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寿山石文化为代表的闽都文化品牌影响力。成立了闽都文化研究会,有序推进闽都文化的挖掘、整理和普及工作。设立了茉莉花文艺奖,引导文艺工作者汲取闽都文化精髓,聚焦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作生产了一批具有福州地域特色、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大力推进脱胎漆器、闽剧、寿山石雕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创新,鼓励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民间文艺团队,培育一批具有区域代表性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精品。充分发挥“五缘”优势,拓展榕台两地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谱碟文化交流,做强海峡两岸合唱节、“两马同春闹元宵”等榕台文化交流品牌,有序开展入岛文化交流活动。三是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心组织“道德模范”、“感动福州十大人物”和“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动员市民群众积极参与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弘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着力培育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倾心打造“激情广场”、“走进美的小区”、读书月、闽都民俗文化节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为市民群众搭建自我教育、陶冶情操的载体平台。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制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考评体系,持续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组织青少年事务社工试点工作,积极推进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未成年人课外阅读实践基地、社区青少年心理咨询室等建设,加大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力度,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精心组织开展了“做一个文明有礼的福州人”、“拗九感恩”等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自觉实践中接受熏陶、增长才干。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 [12]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李琰之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