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第8期
http://wmf.fjsen.com  2011-09-06 10:59:11 来源:省委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主任论坛〕

 

龙岩市委文明办主任 郭凌云

关于在文明创建活动中

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几点认识

 

刘云山同志7月6日在全国文明办主任培训班上作了抓好文明创建、文化建设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的主旨报告,意义深远。报告是对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深刻阐释和精辟辅导,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和“文明创建为人民”的工作宗旨,为我们深化文明创建活动,服务人民,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

龙岩是革命老区。著名的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军的原则,明确了我党我军为了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溪乡调查》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辉著作,确立了把依靠人民推进革命胜利,实事求是关心群众生活,推动劳苦大众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翻身解放的基本方针。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为了谁、依靠谁和我是谁的宗旨与理念。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们重温党的历史和党的宗旨,进一步明确“共产党人毕生奋斗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就是重温和更好地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动员人民、服务人民的群众利益、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

文明创建本来就源自人民呼声,治理脏、乱、差,“三优一学”,着眼于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五讲四美三热爱”,立足于提高群众素质,动员群众参与,欢迎群众监督,提高群众的满意率。

新时期的文明创建,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把红色优势转化为创建工作优势和发展优势,坚持创建活动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从主题设计到载体创新,从评价体系到激励机制,从推进项目到实际效果上,都要了解民之所需、民之所求,解决民之居、民之学、民之医、民之养、民之乐、民之盼。坚持群众主体、群众满意、群众受惠、群众发展的原则。

1.在创建的主体力量上,要紧紧依靠群众。坚持文明创建的群众主体原则,动员最广泛的群众参与,促进群众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基础和保障。

2.在实施创建活动的项目建设、项目带动上,要突出推进惠及群众的实事、好事项目。要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创建成果。创建活动中环境秩序的整治,市政项目、社会事业项目的建设,要立足于百姓生活的方便舒适;社会治安的治理,要重在提高市民的安全感;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要重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生态环境的建设,要重在提升城市的宜居水平;社会风尚的建设,要让群众觉得风正气顺。

3.在创建活动的评价机制上,对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的创建指导要突出单位、行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和社会效益的提升。要突出群众满意率分数的比重,包括单位内部职工满意度的提升,推进和谐企业的创建和各项劳动政策的落实。

4.在创建活动的工作重点上,要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和基层单位的创新创造;要注重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注意克服群众反感的、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和做秀成份,扎扎实实地改变薄弱环节。

5.在创建的激励机制上,要更多地鼓励基层群众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活动;多总结交流、宣传被实践证明的好经验;更多地推出和表彰群众中的好人好事好典型。

群众观点对我们现行工作的一个启发,就是要促进我们对现行机制的思考:在考评的方式上,要更规范、简化一些,尽量减少对基层单位工作的影响;在创建活动载体的设计上,要更大众化一些,兼顾各个文化层面群众的实际,使群众易于参与,要更易于互动;在创建活动的组织上,要更加尊重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尊重群众的创造;在创建的立足点上和过程中,更加注重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促进群众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要努力把各类文明创建活动真正办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促进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共创共享、共担责任良好局面的形成。

(龙岩市文明办)


上一页 [1] [2] [3] [4] [5] [6] [...] [18]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李琰之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