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道德“自救”需要更多的“上海大叔”
http://wmf.fjsen.com 2011-09-05 10:17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8月29日,58岁的“上海大叔” 黄上炎在海拔超千米的张家界天子山顶,遇到一名晕倒在地的老太太,并未顾虑,对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在第一时间用自己的医术将老太救醒。“事后,我们随团的人员对我说‘出来不要惹事,万一没有救醒,就麻烦了’。” “上海大叔”说:“做人还是要实在点,虽然有时好心反被人误会,但我们不应该不敢行善,应该倡导多帮助别人,不应该在行善时被加上厚重的负担。”(9月2日《东方早报》)

这是一则令人备感温暖和欣慰的消息。中国有句古话:“一人有难众人帮” 。然而,近些年来受南京“彭宇案”和各地翻版“彭宇案”的影响,以至于是否应该向摔倒在地的老人施以援手如今竟然成了很多人“非常艰难的决定”。当此语境,“上海大叔”毫不顾忌地向晕倒在地的老太施以援手,不仅是救了老太一命,更是对当下日益下滑的公共道德的一次“自我救赎”,尤显难能可贵。

“上海大叔”勇救晕倒老太的意义在于:尽管各地的翻版“彭宇案”不时刺痛着公众的眼睛,但是追求高尚、崇尚美德仍然是我们这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的“主旋律”, 公众心中熊熊燃烧的道德之火、理想之火并没有因“彭宇案”的判决而被“浇灭”。事实再一次证明:助人为乐是一种道德自觉,无需任何理由;只有自身道德“虚弱”的人,才会为自己的冷漠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

笔者注意到,虽然“上海大叔” 黄上炎有名有姓,但是在网上人们更喜欢称其为“上海大叔”。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上海大叔”的称谓除了表达了公众对黄上炎的崇敬之情之外,更多地表达了公众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精神和行为的强烈呼唤,表达了公众希望“上海大叔”不应是一个人、而应是一个庞大群体的心声。因为我们知道:在社会信任度下降的今天,道德“自救”仅靠少数人的努力注定无法完成,道德“自救”需要更多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上海大叔”!(瞿玉杰)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