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健在乌龙江上冒着大雨疏导交通
乌龙江北侧桥头,有一间破旧简陋的“岗亭”。 它是福州“南大门第一哨”,上世纪90年代启用至今,已走过20多个年头。8月29日下午,台风逼近,暴雨倾盆,岗亭内风声阵阵,暴雨冲刷着玻璃窗,民警陈健正在该岗亭执勤。
下午3点40分左右,一辆CRV在大桥引桥上坡处熄火。陈健和同事穿起雨衣,迅速奔出岗亭。“出城四车道经引桥变为单车道,车辆熄火占道,容易堵车!”不顾大雨,2名民警徒手将该车从车道推到旁边避险带。几分钟后,车辆恢复通行,回到岗亭的陈健却已浑身湿透。他随便用布擦了下身子,目光立即转向来往车流。
这时,陈健已经在岗亭执勤了大半天。他告诉记者,大桥周边,房子少、没有小店,渴了要自己带水,饿了也只能忍着。
环顾岗亭,记者发现,这个岗亭内,摆放着1张条形木桌,桌旁有2张木椅,桌后是张破旧的黑色沙发,沙发上落满灰土,已无法就座。还有一个巨大的落地电扇,这是执勤民警抵御高温的唯一工具。除此之外,岗亭再无其他“家当”。
负责值守该岗亭的是仓山交巡警大队机动中队,该岗亭每天由2名民警和2名保安员驻守,上午8点至12点、下午3点至6点30分必须在岗。
“这里每日车流量达2.5万辆次,是进出城要道,岗亭至关重要!”这是坚守在这里的每个民警时刻牢记的。
时近4点,民警在岗亭外拦下一辆车牌号为闽AGG615的蓝牌货车。这辆箱式小货车的顶部凸起,超出货箱的部分货物用绳子捆绑着。此时,民警上前向驾驶人敬了个礼:“同志,你的货车超高了,请出示驾驶证、行车证和身份证!”随后,这位杨姓民警在检查车辆及驾驶人未有其他违法问题后,根据法规,对驾驶人处以罚款100元、扣1分的处罚,并要求驾驶人就地将超高的货物卸下,存放在岗亭一旁。“由于此处车流量巨大,又是福州南面的重要关卡,简单的交通违法一般都快速处理,避免引发车辆滞留,以确保道路畅通。”陈健介绍道。
除了查纠货车超长、超宽、超高、污损号牌等显见性交通违法,黄牌货车和五区八县及外地牌照的摩托车闯禁行,也是民警重点查纠的内容。此处车流量巨大,车辆通行速度快,黄牌货车有没有超长、超宽,有没有具备正规通行证,民警都得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这对民警的业务素质和注意力集中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我们放松了,多几辆闯禁行的货车或是摩托车进城,市区的交通压力就会加大。这里是关卡,我们得把好关!”因此,他们一刻也不能松懈。
粗略统计,执勤民警每天要在这个岗亭外盘查机动车近1000辆。今年1月份至今,他们已查处交通违法14414起,排除堵情47起,有力地保障了南大门的交通安全。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高温,“南门第一哨”的卫兵们一天都不会缺席。正如陈健所言:“再辛苦也是我们职责所在,理所应当!”(记者 张若佳/文 俞松/摄 通讯员 刘榕彦)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1-06-22爱尔兰汉语志愿者支教心声:风雨无阻的日子
- 2011-06-07风雨无阻扫盲班 福州市今年将有1700多人脱盲
- 2010-06-17侏儒姐弟上学 爷爷骑车“当腿”8年风雨无阻(图)
- 2010-05-20周火生:播撒知识火种 义卖图书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