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由于受封建礼教束缚,终日深锁楼台,连自家有个大花园都不知道。一日,小秘书春香偷偷带她游园,但见画廊金粉,池馆苍苔,晴丝摇漾,姹紫嫣红,使她大为惊奇外面的世界原来是那么的美好,于是感慨地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我们不是唱戏,但与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同样道理,不到基层,怎知群众喜忧;不到现场,怎知新闻细节?这些本来都是很普通的常识,可是近些年来,渐渐被人淡忘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就再次强调,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以为,这个活动对我们新闻工作者至为重要,记者的作风文风好了,有利于改善党群关系,倾听和反映群众的真实声音。
党和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信息渠道,一靠党政部门的调查研究,二靠各级组织的工作汇报,三靠新闻媒体的耳目作用,四靠来自群众的直接呼声。作为党的耳目和喉舌,我们新闻工作者有责任疏通言路,通过公开报道和内部简报反映真实情况,为决策提供参考。而要准确地反映真实情况,首先要转变作风,改变文风,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新闻源头去,走出“闺阁”,到“大自然”的怀抱中,领略春天的景色。
从延安时代至今,“群众办报”一直是党报的优良传统。解放日报一直把群众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个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群众工作部一直是解放日报的大部,均由“大将”担任部主任。
不光群工部,整个编辑部都重视群众办报。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工人作家,很多是副刊编辑手把手教出来的。在魏克明、王维、陈念云任总编辑的年代,解放日报经常召开读者座谈会、作者座谈会,倾听读者声音,与作者讨论报道选题,读者、作者、编者可说是水乳交融。
记者应该是社会活动家,不是“坐家”,不到晚上,报社应当是见不到记者的。分工一个行业,就是这个行业的专家,在这个行业,从管理层到基层,都有一大批知己朋友。文汇报文艺部有个老编辑叫梅朵,电影界叫他 “没躲”,他要采访你,躲也躲不掉。解放日报的老记者高肖笑,上可请周总理给她改稿,下可坐在普通采访对象门口一整天。摄影记者陈莹,成了演员大姐们的好友,无话不谈,无事不帮。与社会各界尤其是基层接触多了,新闻的源头活水就多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天光云影,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我们的半亩方塘,就是一份报纸;我们的源头活水,就是基层,就是群众。不交朋友,不到基层,不到现场,不深入群众,光靠点击键盘,从网上下载,这种新闻不可能细,不可能活,倒很可能失真。不改变作风,不改变文风,不为民立言,空话、套话、官话就多,报纸就要脱离群众,新闻的公信力、生命力就会下降。
令人高兴的是,许多主流媒体的记者正在继承着新闻工作者的好传统、好作风,他们本着记者的良知,深入新闻源头,挖掘新闻素材,揭露官僚主义作风,指斥社会的不公和不平,协助党和政府起着舆论监督的作用。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各行各业也是个推动。由此及彼,我们的各级部门能不能也相继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会风”活动呢?(丁锡满)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