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第7期
http://wmf.fjsen.com  2011-08-22 17:46:20 来源:省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调查与研究〕

浅谈农村地区“黑网吧”整治

    ——以仙游县园庄镇为例当前,“黑网吧”往农村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偏远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留守的主要是老人和孩子。而这些留守青少年便是“黑网吧”的常客。农村“黑网吧”治理任重而道远。

    一、“黑网吧”现状

    据镇政府统计,园庄镇目前人口约为5万8千多人,每年实际生活在本地的仅2万多人,主要是老人和孩子。而黑网吧的数量常年维持在10家左右,如韭菜一般,割了又长,再割再长,层出不穷。本地黑网吧主要分布在学校周边的居民楼内,并呈阶段性繁荣的特点,一到寒暑假,父母把子女接到工作地,部分黑网吧就会偃旗息鼓,暂时停业。学校和教师对黑网吧深恶痛绝,写给相关部门的举报件一份接一份,强烈要求工商部门给予取缔。

    二、“黑网吧”成因

    其一,有需求,市场大。农村“黑网吧”缘自未成年人的需求。一方面由于大多数留守未成年人缺乏有效监管,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化氛围差,学生课余无处打发时间,黑网吧就成了最好的去处。其二,成本低,赢利快。由于特定的未成年人“客源”对网速要求不高,设施设备低端,开办简易且无需交税。其三,指标少,办证难。目前,市场上正规网吧已经饱和,经营者很难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即使还有指标,也由于条件要求高、投入大,在农村没人想办。其四,反执法水平趋高,取缔难。由于“黑网吧”长期和管理部门周旋,许多黑网吧经营者都越来越精明老道,执法难度随之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场所更加隐蔽,进门更难;使用反侦察电子设备;通信接入难以切断,经营者常以不同身份证重新接入被“斩网行动”取缔的宽带或光缆,暂时停业几天便可继续开业。最后,在农村开“黑网吧”大多有上级或当地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大大提高了黑网吧整治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

    三、“黑网吧”整治思路

    以目前农村地区的现状,离严肃法纪、依法行政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只要有决心,整治“黑网吧”仍有一些可行的办法。

    1.加强宣传教育。开展“网络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组织相关人员编写相应的教育宣传材料,到各中小学校开展专题教育讲座,同时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出宣传专刊,在中小学校中营造“拒绝黑网吧”的氛围,从源头上遏制“黑网吧”的生存空间。在社会上,要在“黑网吧”密集区和人员流动频繁区域悬挂宣传横幅,张贴互联网服务治理公告,使用宣传流动车,营造查处取缔“黑网吧”的声势。通过教育和引导,增强群众法制意识,发动更多学生和群众举报线索、配合执法。

    2.引导转向经营。要探索既满足学生的正常、健康的上网和计算机学习需求又可以给当地居民提供相应创业机会的双赢模式,引导一些相对成熟、有条件转向经营的黑网吧转型为少年网络文化中心、电脑培训机构等,纳入工商监管范围,对其接入的网络进行过滤,只保留适宜青少年访问的网站。同时,把从“黑网吧”没收的电脑捐赠给学校建设计算机房,并在课余开放给学生使用。由学校统一管理,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和学习正确使用计算机。

    3.加大执法力度。一是加大巡查频度,依托经济户口巡查,注意收集“黑网吧”的线索,做到巡查记录。二是加大查处取缔力度。要坚决没收所有设备并处以重罚;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保证查处工作持续开展;要有执法决心,特别是在遭遇暴力抗法或老人、残疾人抗法时,要联合公安执法人员,坚决“撬门执法”。三是细化查处取缔方案。成立“黑网吧”查处取缔专案组,给出定期定量任务要求,并列入绩效考核;实行交叉暗访、交叉蹲点方案等。四是加强部门合作,开展联合执法,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共同打击黑网吧的合力,特别是要与公安局(派出所)达成密切的联动关系。(仙游县文明办)


上一页 [1] [2] [3] [4] [5] [6] [...] [15]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李琰之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