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第6期
http://wmf.fjsen.com  2011-08-19 18:39:38 来源:省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特约评论〕

 文明创建:普惠民生的全民大行动

 

    文明创建,这一与我国改革开放相生相伴的伟大实践,随着今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创建工作总评,文明创建再掀热潮,遍及城乡,牵动各行各业,走进千家万户。宽畅的道路、美丽的绿化、整洁的环境、温馨的服务、人性化的管理……越来越多的人们充分感受到身边文明创建成果。呼唤文明、发展文明、共享文明、共创和谐成为这一伟大时代的强音。  

     文明创建,源自群众自觉,始于党政推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全国兴起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热潮中,我省三明市“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的经验就已闻名全国,由此拉开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序幕。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两手抓、两手硬”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写进了党章,成为党的意志。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把文明城市与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并称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三大创建”活动。近20年来,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始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各级各部门各行业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大大改善了民生,升华了改革成果。美丽的厦门,不仅作为经济特区而闻名全国,更因勇冠全国文明城市之首享有盛誉,令人趋之若骛;宜居的福州,因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致力整治内河、景观改造、美化环境,好评如潮。三明、泉州、漳州多次跻身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行列,在改善民生方面书写了精彩篇。正基于此,2009年12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对福建提出了“三个示范”的要求,大大激发了全省人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  

    文明创建,坚持为民惠民,始终呼应民需。时下,人们已不再停留在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上,而是把视野聚焦到更高处的“幸福感”上,更加注重生活品质,更加关注社会文明。为此,空气质量、污水处理率、城市绿化率、文明指数等一批衡量区域发展和管理水平的各种指标应运而生。文明创建正是围绕这些民生问题而展开的。如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从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制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等8个方面进行考评,它以惠民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自于百姓的需求、求证于百姓的认可,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态、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直接体现了民生建设的目标走向、民意期盼。而其考核的机制更是围绕百姓的满意度展开,完全让老百姓说了算   

    文明创建正因其始终关注民生、保障民生而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文明创建的感召下,一批批代表着人民向往和追求的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奏响时代的华章,引领社会发展的主流。文明城市创建,从城建的规划部署到脏乱差的治理、景观的建设,从自然到人文,脱胎换骨般地焕发出美轮美奂的风采,美化着生活,也美化着心灵;众多“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从社会生活中走出来,又走进百姓的心里,感动在你的身边,感动着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净化,维护着亿万家庭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丰富多彩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让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相互交融辉映;“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的豪迈歌声,传达着民族自豪感。而针对不同时期和环境提出的“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不给他人添麻烦”、“文明交通行动”、“负责任地做产品”等文明倡导,不断纠正着国人的道德走向,为时代的价值取向、人伦理念挥旗导航;红马夹、红帽子的志愿者,穿梭在大街小巷,服务在社区,为弱势群众送来了温暖的慰籍,用平凡的付出书写了社会之“大爱” ……文明创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豪放步伐走进了民生变革的辉煌与神圣! 

    文明创建,历史的使命,执着的坚守。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新形势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文明创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使命。作为上层建筑,它既要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又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然而,文明创建如何“适应”经济发展,这一标尺却难以把握。在这众多机遇与挑战并存、问题与矛盾叠加的风云际会的时代,文明创建也面临着诸多的社会拷问。文明创建做多了,就有人怀疑:这样做适合这里的经济水平吗?这是不是花架子?  

    确实,文明创建已不再是搞突击、做花架子的时代。人们更关注的是持续,是长效,是实惠。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文明创建实践中,文明创建需要我们执着的坚守。在创建实践中,要真正把握好政绩与民生的关系。只有民生才有生机与生命,只有民生才是政绩与丰碑。文明创建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各项创建活动实实在开展,让群众真心实意参与。要真正把握好多数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关系。民生的利益是普惠的全面的,文明创建要关注多数人的利益,也不可忽视少数人的诉求,更不能以牺牲少数人的代价换取大众“幸福”。要真正把握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要牢记过去是经验现在是反思、前任是政绩现任是包袱的教训,把对现在负责与对未来负责统一起来,文明创建的做法措施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人民的检验。要真正把握好创建与考评的关系。文明创建的考评体系是文明创建的权威导向。要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负效应,形成“创建为民生、考评是推动、提升才关键”的舆论导向。要着力提高考评工作科学化水平,既要看终端成果更要看常态保持,不为现象所左右;既要看软件积累更要看实践的实效,要从事实中得到论证;既要看当前成绩更要看发展的历程,要从创建过程看进步;既看到表征更要看内涵,真正从群众中找答案、看成效,不断提升文明创建执行力和社会公信度。  

    文明创建,一场普惠民生的全民大行动,升华了改革开放的成果,谱写了执政为民的新篇章。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新征程上,文明创建必将在助力民生建设中更加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福州市文明办)



上一页 [1] [2] [3] [4] [5] [...] [17]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李琰之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