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记者走基层:“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http://wmf.fjsen.com 2011-08-16 15:48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不光群工部,整个编辑部都重视群众办报。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工人作家,很多是副刊编辑手把手教出来的。在魏克明、王维、陈念云任总编辑的年代,解放日报经常召开读者座谈会、作者座谈会,倾听读者声音,与作者讨论报道选题,读者、作者、编者可说是水乳交融。

记者应该是社会活动家,不是“坐家”,不到晚上,报社应当是见不到记者的。分工一个行业,就是这个行业的专家,在这个行业,从管理层到基层,都有一大批知己朋友。文汇报文艺部有个老编辑叫梅朵,电影界叫他 “没躲”,他要采访你,躲也躲不掉。解放日报的老记者高肖笑,上可请周总理给她改稿,下可坐在普通采访对象门口一整天。摄影记者陈莹,成了演员大姐们的好友,无话不谈,无事不帮。与社会各界尤其是基层接触多了,新闻的源头活水就多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天光云影,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我们的半亩方塘,就是一份报纸;我们的源头活水,就是基层,就是群众。不交朋友,不到基层,不到现场,不深入群众,光靠点击键盘,从网上下载,这种新闻不可能细,不可能活,倒很可能失真。不改变作风,不改变文风,不为民立言,空话、套话、官话就多,报纸就要脱离群众,新闻的公信力、生命力就会下降。

令人高兴的是,许多主流媒体的记者正在继承着新闻工作者的好传统、好作风,他们本着记者的良知,深入新闻源头,挖掘新闻素材,揭露官僚主义作风,指斥社会的不公和不平,协助党和政府起着舆论监督的作用。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各行各业也是个推动。由此及彼,我们的各级部门能不能也相继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会风”活动呢?(丁锡满)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