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十二五”时期是福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前三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及时融入跟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之中,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据此,特制定《福建省“十二五”期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工作规划》)。
本《工作规划》的编制,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中央文明委和省文明委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管理办法为依据,以2011年为规划基期,主要阐述“十二五”期间全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全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编制地方、行业相关工作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机遇挑战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我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精神文明创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和学习宣传、社会志愿服务等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建载体、创建经验和创建格局。
一、“十一五”创建成效
──政务环境更加高效勤廉。“创文明机关,做人民公仆”活动持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进一步强化。着力推动政务公开,积极运用政府网站、热线电话、邮箱、QQ等方式受理群众诉求,拓宽公共服务渠道,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法治环境更加公正民主。“五五”普法广泛深入,法制宣传教育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单位,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文明执法水平提升。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和文明创建取得显著进展。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更加健全,社会管理基础更加牢固。
──市场环境更加公平诚信。诚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社会对政府部门践诺的监督更加有力,政府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信用供求机制建设稳步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动力增强。市场监管更加规范,打击假冒伪劣行动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和企业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窗口”行业服务更加贴近民生,行业风气满意度明显提升。
──人文环境更加和谐融洽。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有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经典诵读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不断深化。文化惠农工程、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政策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公民的“公共生活好习惯”养成教育全面启动,文明交通、爱护公物、友善仁义等社会公德不断提升。见义勇为、慈善捐助、志愿服务和“做文明有礼中国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总体社会风气进取向上。
──文化环境更加积极健康。网络管理工作有效加强,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全面开展。学校、社区“绿色网室”建设形成规模,“扫黄打非”力度不减,查处“黑网吧”、打击互联网及手机淫秽色情和低俗之风专项整治活动有序推进。优秀少儿歌曲、音乐、舞蹈、动漫、出版物等文艺产品创作生产成果丰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文化设施实现向青少年免费开放,青少年成长环境明显好转。
──生活环境更加便捷舒适。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增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5%、8.3%。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人均绿地和公园面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基本形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社会环境更加安定稳定。“平安福建”建设持续深入,社会面、重点单位及社区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明显提高。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积极预防和查处各类危及食品、药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减灾、防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和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及时高效。加强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
──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宜居。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首位。循环经济加快发展,节能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污染综合整治取得实效,城市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每个市、县分别建成一座以上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达39个,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茅。
专栏1:“十一五”时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主要荣誉一览 | ||
序号 |
名 称 |
先进数 |
1 |
全国文明城市 |
1 |
2 |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
3 |
3 |
全国文明县城 |
3 |
4 |
全国文明社区 |
4 |
5 |
全国文明村镇 |
15 |
6 |
全国文明单位 |
42 |
序号 |
名 称 |
先进数 | |
7 |
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 |
33 | |
8 |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
71 | |
9 |
省级文明城市 |
6 | |
10 |
省级文明县城(区) |
15 | |
11 |
省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
10 | |
12 |
省级创建文明县城(区)工作先进县城(区) |
27 | |
13 |
省级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行业 |
14 | |
14 |
省级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 |
220 | |
15 |
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
40 | |
16 |
省级文明学校标兵 |
10 | |
17 |
省级文明单位 |
1350 | |
18 |
省级文明村镇 |
200 | |
19 |
省级文明学校 |
315 | |
20 |
省级文明社区(小区) |
110 | |
21 |
全国道德模范 |
4人 | |
22 |
省级道德模范 |
15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