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二五”期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规划纲要》的通知
http://wmf.fjsen.com  2011-08-08 16:35:08  来源:省文明办
    

七、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

(一)加强德育数字化建设。整合和拓展“福建省数字科技馆”、“福建中小学生在线”、福州市“数字青少年宫”和“文明风”网站资源,形成德育活动平台,满足青少年学生网上数字生活需求;引导和推广“文明小博客”活动,结合少先队“雏鹰争章”行动,引领未成年人参与“写文明博客,做文明人”主题活动,促进“小博客”健康成长;积极建设“网上家长学校”,推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资源“三结合”;着力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系统建设,提高校园德育工作组织化程度和规范化运作水平。

(二)加强道德主题实践活动。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从小事做起,培育文明习惯,践行道德规范开展“红歌唱响校园”活动,利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区域性的“红歌”展演活动。开展“科技馆进校园”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培育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开展“绿色小天使”主题实践活动,普及自然生态环境知识,培养未成年人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活好习惯。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多读多看富有知识性和高尚情趣的读物、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建设覆盖全省市县区三级的心理健康辅导站(中心),为推进全省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示范引领。依托高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或基础较好的社区、校外心理辅导机构开展心理辅导,帮助未成年人培育健康心态,解决心理困惑。完善心理咨询业务准入制度,建立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辅导专业队伍,逐步实现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持证上岗。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管理和指导,支持学校建立规范的心理咨询室。

(四)加强特殊群体教育。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组织开展各种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活动,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帮扶留守儿童,在学校、社区建立一批“留守儿童乐园”、“手拉手帮扶工作室”、“代理家长工作室”等,组织“流动青少年宫”下乡、进社区,开辟留守儿童学习、活动阵地。加强流动儿童教育,确保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学校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流浪儿童教育,新建和改建一批多功能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教育机构,为流浪儿童提供救助、保护、教育、医疗、安置和回归社会等方面服务。加强残疾儿童教育,加大特殊学校和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建设力度,提高残疾儿童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加强对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多渠道举办家长学校,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深化小公民道德建设和“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运用“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农村远程家庭教育”等教育平台,普及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培育专兼职的家庭教育工作队伍,为家庭教育提供社会化服务,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质和能力。

(六)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各类公立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公益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形成以教育部门为主、社会力量参与的实践基地共建格局。加强青少年活动中心(宫)、社区青少年图书室和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力争到2015年社区青少年图书室全覆盖、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数量达到150个。加快未成年人课外阅读实践基地建设,拓展好书进校园渠道,积极创建“书香校园”。加强社区“四点钟学校”建设,为孩子放学提供便利安全、家长放心的学习活动场所。加快建设“学校少年宫”,力争到2015年,全省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小学和初中学校全覆盖

专栏8: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有关概念

德育数字化建设:以“福建中小学生在线”、“福州市数字少年宫”、“文明风”网站为德育活动平台,“文明小博客”为自主参与平台,“网络文明志愿者”为服务平台,“网上家长学校”为家庭教育交互平台,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系统为集成管控平台的德育数字化网络体系。

未成年人课外阅读实践基地:以“基地带动、活动推动、网络联动”为建设方式,以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体系为基本依托,以志愿服务队伍为重要支撑,以项目带动为主要手段,以校外基地与学校基地、现实基地与网络平台相结合为主要内容,依托校内校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文化馆、少年宫、书店等场所建设基地,开展读书大讲坛、共读一本书、亲子阅读和两岸书会等读书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多读书、读好书。

校园少年宫: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以“全覆盖、一体化”为基本目标,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在全省城乡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建设“校园少年宫”。积极导入校外青少年宫(中心)等社会教育资源,发挥教师及志愿者作用,利用课余时间,突出素质教育内容,开展经典诵读、“红歌唱响校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曲艺、书画、雕刻、集邮、剪纸、手工编织、陶艺等艺术创作活动;开展电脑机器人制作、环保、武术、阅读等益智健体活动,促进未成年人综合素质和城乡素质教育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徐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