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
体育健身在你我身边
本报记者 陈伟丹
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厦门市民日渐感觉到参加健身的次数多了,场地多了,项目多了……一年里,从马拉松到赛龙舟,从两岸帆船赛到厦金游泳横渡,从翔安百公里纵走到观音山沙滩打排球,各种各样的大型赛事活动,不仅让体育迷们大饱眼福,也不断地点燃普通老百姓投入健身的激情。
社区里有你喜欢的趣味运动会,单位也经常进行职工乒乓球、羽毛球、拔河等活动。老年人新春健步行,重阳登山乐。年轻人玩帆船,赛纵走。农民打起村村篮球赛,中小学生踢足球搞航模。不论你漫步在哪个生活小区,一条条健身路径、花样繁多的健身设施遍布其间;而走进厦门的乡村,一片片篮球场到处可见……伴随这些日臻完善的健身网络,厦门全民健身运动正在蓬勃发展。
这些年来,在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厦门市全民健身工作始终保持较快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这几个方面:一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以及在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是贯彻落实《条例》的保证。为贯彻落实《条例》,全面开展全民健身工作,市政府积极履行政府职责,几年来,连续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年度财政部门预算。二是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全民健身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三是社会各界及相关单位大力协同和有效配合,是贯彻落实《条例》的关键。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厦门市在“十一五”期间,举办群众体育竞赛和全民健身活动达1000次以上,参与人员超过上百万人次,先后有41个单位被评为全国、全省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城市体育先进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65人次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福建省体育局的表彰。另外,在群众体育设施建设、活动开展等也有很大的进步。可以说,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不过,市委市政府、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并没有就此放松,他们将继续整合区域资源、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健身场地和设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还将重点加强全民健身信息化建设,构建科学健身服务平台。一方面整合全民健身信息,一方面培训更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同时还将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建立国民体质数据信息库,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在“十二五”期间,厦门市将不断加大《条例》贯彻落实的力度,促进全民健身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