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礼仪之邦的国度就赋予了国人一种能力:待人接物尽量客气,讲话尽可能委婉。由此,中国也形成了一种“人情社会”:不当面拒绝,多顾及“场面”。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其实也是一种礼仪和文明的体现。身在职场,也不例外。
但是,职场上的你必须得明白:哪些话是认真的,哪些只是“场面话”。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一个熟人过来打招呼说:“吃饭了吗?”——这是中国人惯有的寒暄方式,是日常生活中的“场面话”。没有谁真的那么关心您的一日三餐,大可不必揪住“吃饭”话题不放,只需跟对方也礼貌地打一声招呼就可以了。
而在职场中,分辨与学习适量的“场面话”更是一种生存智慧。
职场需要“场面话”
“怎么了”“很不错”——上司的“场面话”可以让团队事半功倍
作为一家图书出版公司的项目经理,李依琳的任务主要有两方面:领会老板的意思,搜罗热门题材;带领手下人执行老板的指令,开拓作者群。李依琳说,因为“竞争大,利润空间小,作者群缺失,内部编辑积极性丧失”,图书出版公司的项目经理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有一次,一个作者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是没有办法按时交稿了。这下我很急”,李依琳说,“老板还在等着这部作品,而且事先我们声势也开始造起来了。”就在李依琳急得束手无策的时候,老板刚好从她旁边经过,问了一句“怎么了?”
“领导只是在办公室遇到了下属,随口搭几句话。如果我此时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到底是‘怎么了’,显然是不合适的。”李依琳说,领导的一句“怎么了”往往只是场面上的关心,他当时根本没时间真的听你汇报究竟是“怎么了”。
但就是领导的这句“场面话”,突然让李依琳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她笑着回了一句:“没什么,抽屉钥匙突然找不到了。”
李依琳说,自己的回答,其实也是“场面话”,既可以宽慰一下疲惫的老板,也可以为自己和自己的下属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
既然深刻体会到上司“场面话”的作用,李依琳也尝试着用这一招来对待她的下属。“比如说,开选题会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发言,报选题。虽然我们最后认定的选题可能根本不在大家发言的范围内,但是,一定要学会肯定下属的想法。”李依琳说, “场面话不等同于虚伪,因为,如果你能适时地对你下属说一句‘很不错’,‘想法很棒’之类的‘场面话’,给他带来的鼓励是很大的,会有效地带动团队积极性,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卓志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