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康复训练
南平市浦城县临江镇的张玲是2月26日来到永安的。和另一家庭一起,合住在一出租房里。她每天的工作是,到心语中心接送儿子多多。在心语中心,未曾开言她先哭了。
儿子多多是在一周岁又五个月时发现不太正常。“眼睛水灵,白净漂亮,东看西看,很有精神。”絮絮叨叨中,张玲不愿意描述儿子不对劲的表现,她还沉浸于多多那阳光的一面。
张玲天天看电视,看报纸,指望从上面找到治病良方。到福州、到北京、到青岛,检查、治病、培训,测智商、评估,一年多过去了,多多没有任何进步。家里开的店也关门了。原来准备筹钱到香港治病,最后听了医生的劝告还是放弃了。张玲说,来这里一个多月了。爱人在家留守挣钱,一个家哪还像个家。在永安的日子里,张玲听说爱人在打给他姐姐的电话里,几次大哭,说是回到家冷冷清清,都怕跨进家门。不过,这几天他笑了。因为,多多学会叫爸爸了。“为了听爸爸这个简单的词,我老公一天可以给儿子打上十几个电话。”张玲说:“明知儿子在进步,但我不知能不能坚持培训下去,才一个月,我快顶不住了。”张玲的意思是,自闭症群体,他们的家庭一样很孤独。采访结束时,张玲把多多抱来,让记者拍了个照片。她坚强地说,尽管拍,我想让大家看看,我儿子这么帅,却得了这样的毛病,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群体,带他们走出孤独。
孩子怎么办
与多多不同的是,母爱离磊磊很远,因而显得更孤独。
磊磊也是自闭症儿童,和爸爸、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磊磊的爷爷老宋已经72岁了,是永安火车站的退休职工,老伴患内风湿不能做家务,儿子下岗在外踩三轮车。老宋的退休工资要养活一家人。说这些事,算这些账,老宋想表达的是:哪天他去世了,磊磊怎么办?老宋的担忧不无道理。
磊磊十一岁了。吃喝拉撒,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是最基本的自理能力,而对于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经过培训,磊磊掌握了这些技能。但是,他还掌握不了更为复杂的技能。磊磊因此不能上正常人的学校。老宋目前最盼望的是,让磊磊学会自理。他说:“我还能陪他几年?”和大多数自闭症儿童一样,磊磊没有安全观念。磊磊最爱看车轮子,如果没有看住,他甚至会钻到火车底下去看车轮。老宋说:“这样的事发生了好多次。”
而医生说,目前医学界还没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如果不想放弃,必须得坚持参加专业康复中心的培训班。“我在世一天,就要看好磊磊一天,还可以每天送他来心语中心。”老宋说,“我希望尽快有个保障机制和康复机制。”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