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第5期
http://wmf.fjsen.com  2011-07-19 18:05:04 来源:省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福州市有效推进未成年人课外阅读基地建设
    

2010年4月,在省委文明办、省读书援助协会、省教育厅关工委的共同推动下,福州市率先启动“未成年人课外阅读实践基地”建设。两年来,福州市通过学校、家庭、社会联手,将图书借阅、读书活动组织、专家指导、志愿服务有机融合,为青少年提供了阅读交流的公益平台。阅读基地现有会员6000人,截至日前,基地共接待未成年人超过15万人次,举办读书活动60余场。广大未成年人通过课外阅读基地这一平台,扩大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1.多方合力联动,志愿服务推动。筹建初期,课外阅读基地在市委文明办牵头组织下,各主办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发动学校、家庭、青少年宫、电视台、出版社等各方力量参与,协力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以福建省语文学会、福建省阅读学会为主体,邀请青少年课外阅读方面的专家、学者、名师组成“未成年人课外阅读专家指导委员会”志愿服务团队,设国学、绘本、儿童文学、科普、童谣、名著、艺术、童话、生活常识等9个指导小组,提供分类阅读指导。同时以学生家长、高校学生为主体,不断扩大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开展推广阅读理念、图书选择、现场导读等服务。
     2.精选优秀图书,专家引领阅读。各阅读示范基地现有优秀图书10万册,所有图书都向青少年免费开放借阅,只要一张借阅卡,孩子们就可以把书借回去看,一次借5本书,期限为1个月。基地开设了“让阅读滋养心灵·与名家分享书香”青少年读书大讲坛,邀请专家、学者、名师、作家及青少年熟悉且喜爱的公众人物主讲,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座,为孩子们提供开启阅读之门的钥匙。自投入使用以来,各阅读基地每周都举办至少一场“读书大讲坛”活动,迄今共举办了60余场。主题涉及广泛,包括学习习惯养成、儿童文学阅读的趣味、国学经典阅读、儿童诗歌魅力欣赏、迷人的绘本、世博知识介绍、学会感恩、“福州,美丽的家园”、品读经典、作家见面会等。还多次与省、市电视台、电台合作读书互动节目。众多名师、专家、媒体人深入阅读基地,来到家长、孩子中间,推广阅读的理念,介绍读书方法,与家长、孩子们现场交流、亲切互动,受到了学校、家长及孩子们的欢迎。
     3.延伸基地触角,深化读书活动。为了让丰富的藏书及读书活动惠及更多未成年人,阅读基地在钱塘小学、鼓楼第二中心小学、井大小学、斗南小学、模范小学、湖前小学等符合条件的学校设立分基地,将读书活动延伸至学校,与学校读书节活动有机结合,开展图书漂流到校园、读书讲座进校园、“同读一本书”、优秀读物推荐、青少年读书系列讲座、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卡制作比赛、书香进校园、“阅读之星”、“读书少年”评选等活动,实现图书资源、专家资源、读书活动的共享,推动了“书香校园”建设,真正做到让未成年人在实践中阅读,在阅读中发展,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福州市文明办)

 


上一页 [1] [...] [14] [15] [16] [17] [18] [...] [22]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李琰之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