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第4期
http://wmf.fjsen.com  2011-07-14 18:05:20 来源:省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实施农村志愿服务行动。成立11个福建土楼志愿者服务站,建立文明督导队、红领巾宣传队等102支志愿服务小分队,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实行岗前培训、定期培训,不断提升志愿者整体素质。组织农技专家、科普人员和种养能手深入农村、深入田间、深入果园开展农业技术志愿服务行动,传授农业实用生产技术、职业技能,不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组织志愿者深入农村、深入景区开展文明新风巡查、城乡卫生整洁、生育关怀等万人志愿服务行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文明素质,推进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逐步扩大社会参与面,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红领巾宣传队深入土楼景区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普及活动,福建土楼志愿服务站的典型做法被中央文明委列为全国志愿服务创新案例。

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工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十大民心工程”,全力打造“幸福南靖”。全面推行免费分娩,实现“生有所保”;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实现“少有所学”;开展农民创业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长有所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兑现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实现“劳有所得”;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造福工程,实现“住有所居”;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继续实施农房统保和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工程,建立自然灾害避灾点和农村治安视频防控体系,健全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努力实现“居有所安”;推进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和农村卫生所(室)建设,完善卫生服务网络,实现“病有所医”;推进农村低保扩面提标,广泛发动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实现“困有所助”;推进敬老院和农村幸福园建设,推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落实农村老年人生活补助,实现“老有所养”;全面推行殡葬改革,承担过世人员的遗体运输费、火化费,实现“终有所归”。“十大民心工程”的实施有力推动农村和谐稳定,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三、拓展文明创建领域,建设文明生态农村

南靖县强化“大文明、大服务”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工作思路,以争创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通过抓创建促发展、抓发展促创建,全力促进农业明显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推动现代农业更“优”。坚持因地制宜,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路子,凸显“一镇一品”特色,逐步建立了兰花、茶叶、咖啡、香蕉、麻竹、食用菌、金线莲、巴戟天、健美鸭、蔬菜等“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规划建设海峡茶叶大市场、中国兰花大市场、海峡食用菌城,推动铁观音、巴戟天、中蜂、金线莲等特色产业申报“中国之乡”,全力做大做强茶、兰花等十大特色农业。大力扶持现有45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争取到2015年,十大特色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90%以上。围绕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把特色农业纳入旅游开发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带动第三产业综合效应,推动传统农业逐步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变。2009年,南靖县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推动村容村貌更“靓”。以“家园清洁整理行动”和“创建绿色家园活动”为载体,推进农村沼气池、焚烧炉、无害化处理池、公厕等建设,配备农村“保洁员”,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万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和植树造林行动,实施“畅通工程”,推进农村公路“上衔下延”建设,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完成农村危桥改造项目,完善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农田节水灌溉、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排涝和水土保持五大类民生水利项目建设,提高农村防汛防台抗灾能力。科学引导新农村建设,结合龙厦铁路搬迁安置,建设和溪镇乐土村、金山镇新内村、靖城镇草前村等28个新农村示范点,打造新农村建设亮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出台《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引导乡村居民适度向小城镇集中居住,争取到2015年完成全县11镇和80%新农村建设规划。

推动农民增收更“快”。完善县级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民优化种养、提高效益,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引导农民建宾馆、开饭店、卖特产、当导游,不断实现从农民到商人转变,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不断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            

(南靖县文明办)


上一页 [1] [...] [3] [4] [5] [6] [7] [...] [21]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李琰之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