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记者:听说已经跑了两辆(流动舞台)车了是吗? 流动舞台车司机:对,这是第二辆了。 记者:前面那辆跑了多少公里? 司机:前面那辆跑了大概有八万多公里。 记者:这部呢? 司机:这部车是刚刚用,没有跑多久,差不多跑了两三万公里左右。 记者:那三明所有的乡镇你们都跑过了是吗? 司机:跑过两遍了,两三遍左右。
解说:因为车子跑得勤,故障也常常发生,一次在去将乐表演的途中,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车子却在这时发生了故障,停在半路,团员们只得下车冒雨修理。像这样的意外,演员们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但他们却从来没有对农民失约过,因为农民的热情也在感染着他们。
采访演员:有一些县非常贫困,我们几乎每个县、每个镇都有去过,有的时候不只是去镇,还去乡。乡里很多老百姓,他们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演出,演个出就鼓掌啊,所以有时候觉得送戏给他们带来欢乐,(辛苦)是挺值得的。
解说:正因为农民对文化演出的渴望,每次乡村邀请他们送戏下乡,童桂贤和团里的演员们总会欣然前往,而且绝不收取农民一分钱。但当年,要解决一年一百场送戏下乡的经费问题,童桂贤也曾经很伤脑筋。
采访童桂贤:送戏下乡比如说车身的保险、养护、司机的工资、油费、高速的费用,这些都是一定要出的,必定要开支的。
解说:三明市歌舞团、三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童桂贤既为团长,又是“三歌”的领唱人。就在她走马上任三明市歌舞团团长的第一年,团队的造血问题和增收问题便摆在了她的面前,身为党员的童桂贤,决心带领这支团队闯出一条新路子,她提出了注册成立三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把公司办成真正属于演出市场的主体。
采访童桂贤:这个传媒公司就是明确了一业为主,多业经营,以演艺为主业,然后延伸了庆典、礼仪、广告、会展特装等多元文化企业。
解说:经常性的下乡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打响了三明市歌舞团的知名度,很多企业主主动上门要求合作,公司的营业收入也逐年递增。
采访童桂贤:那我们把营业收入,自身体外造血的这部分的营业收入,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进行每年深入开展百场送戏下乡,一个是锻炼了队伍,一个就是我觉得,作为文艺工作者,这是我们的特长,我们要用特长来回报社会。
解说:以经营公司辅助公益活动,将三歌营业收入贴补送戏下乡的支出,一年一百场演出的经费问题很快便迎刃而解。童桂贤又开始考虑不但要多送戏下乡,更要送好戏下乡。
采访童桂贤:不要今年来了是这个节目,明年来了还是这个节目,我们每半年都要更新一次节目库。我们接下去还要考虑的就是,也是个老问题,就是不断要创作出老百姓、农民观众喜欢看的、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一些节目。
解说:在百场文艺巡演的节目单里,我们会发现,如今流动舞台车带给农民朋友的并不仅仅是文化演出那么简单,它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采访三明市委文明办杨主任:这些节目(内容)有致富的、有我们和谐创建的、有我们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还有科技、文化、文体、娱乐,应该说这些节目对于建设现代农村,培育新型农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