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团
4月12日,李庄家属与魏汝久解除了合同,斯伟江正式上场。知情人称,魏汝久跟李庄都是表达欲很强的人,会见时性格不合。而魏则称,重庆警方在他单独会见完李庄后,将网络上对魏的谩骂打印出来给李庄看,导致李决定解聘。
在斯介入此案后的次日,其媒体界朋友、《财经》杂志记者杨海鹏开始力挺斯伟江。杨在其新浪微博上称“生死由命,我要发言”,追求法制的进步,是法律人安身立命所在。
李庄家属仍然希望高子程出庭。4月14日,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面对前来问计的家属,高子程建议,由李庄儿子、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李亚童和杨学林一起出庭,庭审过程一言不发,营造一个“沉默的法庭”。高子程甚至模拟李亚童的口气,为其草拟了辩护词提纲。
在这份署名“高子程代书”的辩护词里,抬头如是写道:“各位法官大人,各位关心李庄案的叔叔阿姨及长辈们,我首先向你们致敬!”
据透露,全国律协刑委会委员许兰亭、北京律协刑委会秘书长李霄林律师也曾对此案表示过浓烈的兴趣,后都因“客观原因”退出。
许、李都就职于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该所主任为北京律协副会长张小炜,其父张耕曾任全国人大常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等职。李庄案第一季期间,张小炜率北京律协5人小组赴渝,华龙网报道称,张小炜受访称“重庆警方是依法办事”,随后,张对北京一家媒体否认自己说过这话。
杨学林称,许兰亭也曾草拟过辩护提纲,后来自己在庭审中也借鉴了不少许的辩论观点。
4月15日,在重庆看守所,斯伟江和杨学林会见了李庄。跟讲政治的陈有西相比,斯伟江并未去有关部门报备。他不仅未去法院递交委托手续,还在微薄上放风称,“别去找我主管司法局,我还未必是其第二个律师呢!”
陈有西希望北京刑辩大牌律师出场的愿望也一再落空。4月16日,全国律协在京召开各专门委员会主任联席会议,上海律协副会长徐晓青也前往开会。受从杭州出发的陈有西之托,徐替其捎李庄案第二季案卷到京。从上海飞往北京的途中,好奇的徐看完了全部案卷,还饶有兴致地做好了阅卷笔记。在香山饭店,徐晓青热切地跟陈有西表示希望出庭。不过,在上海有关部门的建议下,徐晓青最后还是主动取消了这个计划。
就在同一天,重庆市江北区法院驳回了李庄辩护律师斯伟江和杨学林提出的管辖异议和延期审理申请,庭审将于3天后如期举行。
在全国律协宪法与人权委员会秘书长李轩的建议下,陈有西当天成立了李庄案第二季“全明星顾问团”,引进体制的元素,扩大统一战线。
除陈本人外,顾问团还包括: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中国律师界“活着的祖宗”张思之、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全国律协宪法与人权委员会主任吴革、刑辩大律师许兰亭、法学博士研究生李肖霖、刑辩界“京城四少”之一的张青松,以及魏汝久。
陈解释说,前五个是学院派,“我把自己放在学院派里”,后五个的实务派多为北京律协、全国律协会员。
陈有西称顾问团为“自敲锣鼓自开张”,团员只进行法律研究和指导,同时会发表对案情和法律问题的看法,事先宣布不去现场,不搞签名,“此案既复杂又敏感,江、张、贺等德高望重的人物去现场,会影响审判,各方都不好办。”
杨海鹏则强调了顾问团成员的党员身份。杨解释称,有这个色彩,就不怕有人用“外国势力”给顾问团扣屎盆子。
在顾问团匆忙出台后,远在北京的陈有西也给斯伟江打了个电话,问他出庭为李庄辩护,是否有顾虑。
在陈看来,杨学林的个性太为温和,而庭审上需要一个有冲劲的律师。
这点,杨学林也承认,自己在法庭上总是习惯“给对方留有余地”,他之前所从事的法律援助案子,多为环境问题引起的刑事案件,这些案子在政治上也相对安全。
杨也坦率地称,在李庄案第二季庭审中,“斯伟江可以完全离开我,但我离不开斯伟江”。
![]() |
![]() |
责任编辑:徐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