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特别话题 > 正文
李庄案后的律师暗战
http://wmf.fjsen.com 2011-06-13 18:10   来源:南都周刊    我来说两句
 

斡旋

当陈有西释放出不再较劲的信号时,他没料到半途会杀出一个斯伟江。

面对《李庄案,还有必要陪练吗?》一文,斯在博客上批评陈有西的消极应对态度,他称,在中国律师目前刑辩和公益之路越来越窄的今日,不要轻易放弃,尤其是业内的领袖人物,“即使我和有西是朋友,仍要提出不同意见。有西,不要轻言放弃。”

 斯伟江比陈有西年少15岁,和陈有西一样,斯伟江也是浙江人,两人个子都不高,肚子都不大,都有着旺盛的精力。

斯1992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是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专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案件几乎没有法律援助这个说法,因为这是有钱有品牌人的事情。不过,斯会时不时窜到行政法和刑法领域指指点点。

斯的一个媒体朋友称,斯伟江是个学习能力极强的人,他向同在上海的资深刑辩律师张培鸿学习刑辩经验,向有“行政诉讼第一人”之称的浙江袁裕来律师学习行政诉讼,向身边的媒体朋友学习传播技巧。

作为律师界的朋友,他们彼此都有交集。斯伟江平时开玩笑称陈有西为“保皇党”,陈有西则称斯伟江“愤青”,而偏居宁波的袁裕来则自诩为稳健派,离不开浙江私营经济发达、政府也相对开明的小气候,被朋友们笑为“土财主”。

4月初,面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斯伟江,陈有西不以为然,既然你这么坚定,李庄案到时候你去搞。在此之前,湖南律师杨金柱已经在博客上公开点将,推荐斯伟江和另外一位北京律师周泽出征重庆,代理李庄案第二季。但在陈有西看来,斯伟江和周泽都“自由派色彩太浓”,如果出任该案辩护律师,容易授人以柄。

4月2日,陈有西将北京律师魏汝久推荐给李庄家属。魏汝久,山东人,烟台大学法律系毕业,现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与资源法委员会委员。

魏汝久拉来了熟人杨学林,做伴去重庆。杨学林,北京市律协宪法与人权委员会委员,擅长刑案辩护,2008年入选《中国刑辩大律师》。根据陈有西和李庄家属的安排,魏、杨只负责阅卷和会见李庄,听取李庄本人对聘请律师的意见。

4月6日,魏、杨到达重庆市第二看守所会见李庄。魏称,抵渝的前一晚,因内心恐惧,一夜没睡好。为免多生事端,杨学林则带着夫人一起前往。

次日,杨学林夫妻先期返回北京,魏汝久再次前往看守所会见李庄,就控方证据与李庄详细交换意见。当天,除委托魏、杨二人外,李庄还签署了另外三份委托书,分别是张思之、陈有西、斯伟江。

现年84岁的张思之被誉为“中国律师第一人”。这位见证并参与了共和国法制史的老人,被视为中国律师的体面和良心。因此,李庄告诉魏汝久,“最好能请到张思之”。不过,因张年纪较大,因此说好老先生仅在二审出庭。

尽管陈有西不看好斯伟江,但是魏汝久还是向李庄力荐斯伟江。此前,他曾看过斯伟江在南京郭泉案里的辩护词,认为斯“阐释法理的水平较高”,此外,斯在乐清钱云会一案中执著的表现,也让他觉得斯认真可靠。

魏汝久回忆此番办案感受,受到重庆看守所和法院的文明礼遇,甚至和审判长“惺惺相惜”。因此,当他离开重庆飞赴上海时,此前的恐惧担忧和后来的内心感动“悲喜交集”, 甚至泪洒山城。

4月7日晚上,魏汝久、斯伟江以及李庄的家属齐聚陈有西位于上海徐家汇的办公室。令魏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某媒体一名记者也在场。当晚众人焦点,仍集中在陈有西能否出马代理此案。陈随即向在座各位出示了他与律所合伙人的传真往来:

李庄案我决定仍受理。这是中国法制史中重大事件,当此时也,不得不上,与此相比,个人安危,所的兴衰,已属小事;此事已认真分析,全球关注,我不会有风险;李庄和家属坚决请我,道义责任;分析现有各律师特长,确实我系最合适人选,媒体聚焦,为中国律师形象计,我应出场。请大家理解,支持。

陈有西称,合伙人们很紧张,决议会上不让他出场。不过,他也很坦率地称,“我真要出场,他们拿我也没办法”。

他当时的考虑是,一定不能都是南派律师,全国律协在北京,同时李庄执业地的北京律协在省市级律协里亦规模最大,因此,李庄案不能只是某几位律师的自娱自乐。

责任编辑:徐嵘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