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每个单位几乎都制作了风格各异的毛主席像章,在与外单位交往中当做礼品来互送,陌生人见面也常以像章作为见面礼,像章后边可能还刻印有单位名称等。别人送你毛主席像章,你也得回送给人家。如果你看上别人手上的像章,你跟别人要,别人也会非常高兴地送给你,因为别人跟你要像章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由于这样的经历,陈炳煌收集到了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
就这样,陈炳煌走上了毛主席像章的收藏之路,他在部队工作、生活了16年时间。本来,陈炳煌收集毛主席像章都是无心插柳,到了上世纪80年代,陈炳煌才真正开始有意识地收藏红色纪念品。
陈炳煌称,从部队转业之后,他一有时间就到旧货市场去“转悠”,专门寻找有关毛主席的藏品。时间一长,他对毛主席纪念品的嗜好渐有名气,一些交易商就经常带着藏品主动找上门来。现在,不少交易商一有什么红色藏品,马上就拍下照片,通过手机彩信或是邮寄把藏品的照片传给陈炳煌看,通过照片确定是否要购买后,双方就约定时间正式验货交易。
为了收集到自己所喜欢的藏品,陈炳煌经常是什么面子都不顾。
有一次,陈炳煌逛旧货市场时,发现几十枚的毛主席像章在出售,像章看起来都非常精美,陈炳煌当即决定买下,但是口袋里只有几百元,如果全部买下钱又不够。陈炳煌担心一时回家拿钱,像章就有可能会被别人先买走,于是,他硬着头皮找到住在旧货市场附近的战友,向战友借钱。老战友知情后也爽快地答应了,让陈炳煌没留下遗憾。
收集的藏品五花八门
作为厦门一名公认的“红色收藏家”,陈炳煌的红色藏品数量和精品很多,单是毛主席的红宝书就有3000多册,除了中文版本,还有英文、俄文、西班牙、日文等版本。对于红色藏品,陈炳煌还进行了分门别类,包括像章、瓷雕、搪瓷、书签、瓷板画、连环画等系列。
毛主席像章多数诞生于1943年至1970年间。1982年,毛主席像章被国家文物保护法定性为“现代文物”,这让毛主席像章迅速进入收藏家的视野。
![]() |
![]() |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