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思想道德频道> 道德评论 > 正文
久必生弊 制度创新让“腐败无门”
http://wmf.fjsen.com 2011-04-07 10:34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超速开不了车,酒后开不走车,这“开不了”和“开不走”,就是严格刚性的“不能为”,就是不可逾越的“不能为”。在这样的制度面前,超速和酒驾大大减少,交通事故率大为降低。在反腐败方面,倘若我们有“超速开不了车”的高速路,有“酒后开不走车”的测试仪,那就能有效地遏制和消除腐败。

事实上,让“腐败无门”的制度创新方面,我国在不少领域都开始破题。比如,容积率是所有开发商都很关心的规划指标,一些地方规划局的腐败窝案就是倒在容积率上。广州市规划部门主动取消自由裁量权,通过法定规划,明文确定哪个区域容积率是多少,凡不符合的一律不批,托门子找关系也没用,因为规划局没权改,从而有效遏制了规划腐败。

国家税务局系统近年来全面推行的部门内控机制建设,亦初显制度创新之效。这一机制,旨在强化流程制约和风险管理。把制度规范、权力行使以信息化的形式固定下来,税收执法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等信息全程留痕、可查可控。同时,把预防腐败的要求融入到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各个环节,不按规定的程序操作就不能逾越,就办理不成。这一防腐机制,确保了国家税收的按时足额入库。

天下未有一成不变的制度,久必生弊。“腐败无门”的制度运行久了,往往也会被发现新的门和洞。在这个意义上,反腐的制度创新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也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如果我们始终着眼于“腐败无门”的制度创新,那么,腐败与反腐败的斗法,就会“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腐败终归是要棋高一着。 (陈洪锦)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