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未来的高考改革——
好目标需要好设计
春季高考前途何在?是存是废?对当下的高考制度改革带来何种借鉴?
有专家指出,任何一项高考制度改革都需要立足国情进行制度设计,尤其需要鼓励和激发改革主体——高校的积极性。也有专家指出,短期来看,春季高考成本较高,学校受益不大,似乎得不偿失。但作为一项公共政策,作为一项教育改革,春季高考的得与失不应当简单地以经济标准计算。当年,考生对春季高考反响最热烈的是安徽和内蒙古,而不是上海和北京,只是因为后来外地高校不参与安徽和内蒙古的春季招生,才使得春季高考在这两个地区夭折,这说明春季高考在某种环境下,仍很有生命力。回到当下来看,春季高考探索的经验很宝贵,决策部门应当结合当下高考制度改革和探索的方向,吸取其经验,给当下的改革目标以更为完善的制度设计。
熊丙奇指出,把春季高考转变为学术水平测试,或许是不错的尝试。目前情况下,我国各地已经推行的“学术水平测试”非真正的能力水平测试。春季高考如果能承担起真正意义上的水平测试功能,将是对高考制度改革的极大贡献。
天津市的实践经验也值得思考。据了解,天津市春季高考最初的制度设计就同教育部倡导的初衷不尽相同,从设立之初便主要面向中职、中专、中技这“三校生”,之后,先后就是否面向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进行实践,最终确定为以面向“三校生”和往届毕业生为主。因此,招生院校也基本以高职为主。尽管这种制度设计看起来与教育部倡导的春季高考的初衷存在差距,但是,经过10年的实践,天津市的春季高考已成为高职招生的重要渠道。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劳凯声教授指出,放眼未来的高考制度改革,简单地把一次考试分成两次、三次,还是四次,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高考的竞争压力。因为录取比例没有增加,竞争就不会缓解。改变现行高考制度的残酷的竞争现状,考试和录取剥离开来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考生根据需求有多次机会参加某一考试,选择最好的成绩来向理想的高校申请。考试和录取相关,却不直接联系在一起。这样有利于降低只有一次考试机会带给考生的压力,也有利于合理竞争。(赵婀娜)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1-03-11袁贵仁:流动人口子女在就读地中、高考很快落实
- 2011-03-08推进“异地高考”是统筹下的公平追求
- 2011-02-24福建今年高考细则出台 部分科目命题要求有变化
- 2011-02-22“北约”“华约”小高考成绩两三周后公布 3月面试
- 2011-02-14“小升初”逐渐高考化 你的孩子敢“裸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