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之风,在这个春天荡漾;共识,在这个春天里凝聚--蓝图绘就,路径清晰。从这个春天出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勇往直前,中华民族的明天必定更加灿烂辉煌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设计了一条指引中国走向未来的“路线图”。从这个春天出发,代表委员们坚定决心,满怀信心。
这信心,来自五年的辉煌成就和30多年的改革实践--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造就了今天的伟大成就。”3月10日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索连生代表在反映实现中华民族千年梦想的“飞天揽月”展台前驻足。
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十一五”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来之不易,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证明科学发展观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坚定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这信心,来自党和政府高超的领导力和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
小组讨论会上,亲身经历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根通委员说:“我目睹了国家面貌日新月异,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深刻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繁荣发展的今天的道理。”
坦承“十一五”规划尚未完成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个细节,引起许多代表委员的关注。杨多良委员说,从“十二五”规划到政府工作报告,实实在在地向人民交代清楚,并提出改进措施,这让人们对党和政府更加充满信心。
从这个春天出发--代表委员们认为,要将蓝图变成现实,关键在于落实,在于转变干部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主题、主线都明确了,但是要防止一些地方又盲目大上项目。”李铁林委员提醒说。
“政绩考核不能只注重表面的指标,百姓的幸福不能单纯靠指标说话。”刘纪远委员说。
代表委员们认为,在“十二五”规划落实过程中,仍然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充分发扬人民民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代表委员们认为,居安思危,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充满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戒骄戒躁,艰苦奋斗。
3月12日,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辞世86周年。
振兴中华,是这位20世纪伟人的梦想--一个多世纪前,孙中山在《治国方略》中曾经有过许多积极思考和设想。
“这些设想,包括修建青藏铁路、西部大开发,大部分都成为现实。”孙中山先生侄孙、全国政协委员孙必达说,“我们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
带着对未来的共识,带着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完)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