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赵本山和文艺的泛娱乐化时代
http://wmf.fjsen.com 2011-02-23 11:24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正如赵本山所言,是这个时代需要他,是这个时代给了他舞台,他是这个时代造就的,也就具有了这个时代所赋予的魔力。

与此同时,赵本山也难免打上时代的印记,难以摆脱时代的局限。

赵本山曾经模仿老太婆翻唱“我是一颗没人知道的小草”,这颗从极左文艺废墟上发芽的野草具有倔强的生命力,而东北的黑土地无疑给他提供了丰沛的自然肥料。好风凭借力,这棵小草也就在时代的娱乐熏风中疯长起来。其实,他的戏剧天赋也就是戏谑,他的表演才华也就是模仿,他塑造的艺术形象也就是本色的农民,他的文化集团也就是赵家班。而在泛娱乐化时代,这一切已经足够满足观众的需要,足够赢得笑声和利润了。无论人们给他头上戴上多么堂皇的桂冠,小品王也好,艺术家也好,大师也好,这棵小草始终只在艺术的台阶上徘徊而没有进入殿堂。尽管他如同玩钢琴一样耍过许多小聪明、费过不少瞎力气乃至累成病体,尽管他歪打正着地主演过一些矮中拔尖的小品、无师自通地拍过几部不无现实的电视剧,他之所以受到如此众多的追捧称王成帝,绝不是因为文艺女神的招赘,而是娱乐大仙的封禅加上市场化的慷慨。

赵本山也许是一个少有的艺术的天才,可惜被这个泛娱乐化时代所矮化了。

评论者往往一厢情愿地用“伟大的小丑”来要求赵本山,对于这个中国农民来说,这其实太苛求了。赵本山力所能及的顶多只是一个丑角的表演,而不可能是整个戏剧(那怕是小品)的编导。要他创作出真正的经典作品无异于逼公鸡下蛋。而作为泛娱乐化时代的一个丑角,赵本山毕竟一年一度给了民众年节的欢笑,他确实满足了这个时代的需要。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