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和文艺的泛娱乐化时代
http://wmf.fjsen.com 2011-02-23 11:24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是的,央视的造星造神的功能是得天独厚的。央视不仅成全了赵本山的小品,还成全了本山集团的电视剧,成全了本山集团。但是,央视楼顶星光灿烂,而最夺目的为何不是名楼正院培养和供养的文艺界精英,而是这个从黑土地上走来的农民呢?为何不是名门正派的生旦青衣,而是这哼着民间小调的小丑呢?何况,赵本山和央视的关系,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现在这样的战略伙伴和利益相关者,他们也曾经有过茅台公关和为弟子一怒的磨合和摩擦。
有道是时势造英雄,央视的给力也还得借助时代的风帆。要解密作为中国当代文化的赵本山现象,我们还得透过他身上夺目的光环,越过三十年的时历史风云,探看他身后的时代背景。
事实上,我们近三十年所处的文艺时代,是一个从单极走向多元的时代,是一个从大雅走向风俗的时代,是一个从英雄走向平民的时代,是一个从理想走向人性的时代,是一个从庙堂走向江湖的时代,是一个从纯文艺走向商品化的时代,是一个从教化走向娱乐化的时代。而赵本山,正是这个时代造就的山大王!
赵本山出山之时,正值我们的文艺从政治化鸟笼里解放出来。在曾经被高尔基讥讽为敲马桶癞蛤蟆发情的架子鼓和通俗风的鸣锣开道中,赵本山穿着老式中山装、戴着“老解放帽”走上了春晚大舞台。从模仿瞎子开始,他在一个个小品中塑造了农民老蔫的搞笑形象,最终以最通俗的娱乐笑果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央视的倚重,中国观众的口味也被赵本山逐年培养了起来。大家都不由自主的成了他的回头客,待到有所醒悟时也难以挣扎了。接着,娱乐成为人们最大的精神内需,文艺圈把娱乐举作公开的大旗和盾牌,发誓要将娱乐进行到底。文艺的娱乐化走向极端,泛滥成潮。当都市里的80、90后把通俗歌星当做自己的青春偶像的时候,赵本山也同时成为农民大众的娱乐宝贝。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1-02-15N年“小品王” 赵本山还需努力
- 2011-02-10赵本山渐成春晚“鸡肋”,值得同情
- 2011-02-09赵本山的小品一年不如一年?
- 2011-01-30赵本山的“星球会议”忽悠了所有地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