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志愿服务频道> 海西志愿者> 栏目动态 > 正文
海西志愿者《不离不弃》节目观后感
http://wmf.fjsen.com 2011-02-16 16:51  陈 师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从节目透析编导的采访过程,虽然只有15分钟,编导跟踪采访至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编导首先要了解和认识主人公——吴兰兰,发掘她和郑颖的故事,随后跟踪吴兰兰寻找郑颖的爷爷,意外得到郑颖父亲的联系方式,几经周折找到郑颖母亲,最后郑颖手术成功。编导与主人公一起跋山涉水,寻访各处,明智的抓住寻访过程中让人难忘的瞬间,捕捉人物内心真情的流露,通过人物的个人采访,把人物最真实的内心状态,通过编导与人物间的对话,准确的呈现给观众。这不仅需要编导高水平的表达、沟通、协调能力,也需要有摄像师娴熟的拍摄和抓拍技巧。

节目的一大亮点,在于画面的真情表现上。节目中运用大量具有感染力的画面:一开始,吴兰兰照顾郑颖的温馨画面,自愿者团队为郑颖上街头募捐的画面,节目过程中郑颖爷爷听到孙女处境老泪纵横的画面,再到爷孙相见时的感人情景,吴兰兰讲述对郑颖的爱心时的眼神流露,郑颖妈妈悉心照顾郑颖的各种细节……编导截取采访中最打动人的互动场景,采用最能体现人物灵魂的细节和对话,在故事的讲述中加入适当的解说词,个别细节处理上,特意插入医生抢救郑颖的情景再现画面,在音乐衬托下,运用快慢节奏的穿插剪辑,张弛有度的表现了一个曲折感人的故事。

节目的另一个亮点,在于题目的设置和宣传片的描述上。节目把“不离不弃”这个原本形容情侣间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词汇,借用到形容志愿者和援助对象的情感上,从字里行间散发一种崇高而神秘的气氛,令人不禁想问,谁和谁不离不弃,为什么要不离不弃?而短短的30秒宣传片,通过介绍吴兰兰和郑颖的特殊身份,叙述中,巧妙的营造各种反差,给人一种不得不看下去的冲动。

责任编辑:徐嵘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