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赵本山渐成春晚“鸡肋”,值得同情
http://wmf.fjsen.com 2011-02-10 10:39   来源:东方网    我来说两句

然而,在商业化了的演艺界,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的赵本山先生,身不由已、无可奈何地以近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去“制造”文艺作品,早就透支了生活积累,掏空了生活体验,遭遇今天的尴尬实属必然。看看黑龙江电视台频频亮相的《本山快乐营》,完全是在胡编乱造,哪还有文化和艺术可言,连浅文化都谈不上,人们从中只能看到赵氏小品衰败的影子。

但赵本山不论有多么尴尬,他都会紧抓春晚这棵大树不放,遵循央视的规矩套路,做一个听话的“玩偶”,意图宣传“赵家班”罢了。因为赵本山早已从泥腿子上岸成为商人,出门会〝飞〞的富翁,给自己套上了商业利益的枷锁,脑袋瓜里钱味太浓。他那个徒弟小沈阳,更是钱到渠成,他们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只会给观众带来审美疲劳。无论赵本山的作品如何变化,它也不会有多少新意,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罢了。

虽说赵本山是泥腿子出身,但因其离“地气”太久,赵本山先生的表演天赋和才华,虽然举世公认,但他的作品早已失去了乡土文化的根基。从这个意义上说,赵本山渐成春晚的“鸡肋”,他不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期待,只能让观众食之无味,央视弃之可惜。

但我认为应该给本山大叔一点同情,要求本山大叔天天创新也是不现实的,那非累死他不可。春晚二十年应该不断推陈出新,长江后浪推前浪,要培养新生力量,对老一辈应尊重、爱护、关心,总结一点经验留给新一代,当年春晚很多演员今天不出场了,但人们仍很怀念他们,说赵本山是鸡肋,有点不太尊敬。是央视不肯放弃他,食之无味就不食,该弃还是要弃,央视春晚的总导演应该首先想到创新,不能怪赵本山,不能说他是鸡肋,对赵本山应多给一点同情,但赵本山应有自知之明,央视不是赵家班的舞台。作者:杨宝裕 原题:“赵本山走麦城了”,不是笑话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