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打拐模式升温 “微博+警方”解救乞讨儿童(图)
http://wmf.fjsen.com 2011-02-10 08:25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责在职能部门,不能以侵犯隐私为代价
一方面,打击拐卖妇女儿童是专业的法律行为,不是所有公民都能够介入和参与的;另一方面,这一行动本身有风险、有难度,如果处置不当,不但可能伤及他人,也会伤害自己。只身打拐的做法更不可取。同时,轰轰烈烈的“全民打拐”运动,有可能会掩盖一些职能部门在打拐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
因此,打拐工作应该由公安机关来推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公众在这一过程中注定无所作为。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民有向公安机关举报犯罪行为的义务。公民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络向公安机关提供犯罪线索,但是不要随意在互联网络上发布有关信息,因为这样可能会侵犯公民的权利。
这次公众自发的打拐行为,精神可嘉,但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当前我国执法机关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今后户籍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信息沟通,城市管理人员发现流浪儿童应当及时与户籍管理部门沟通,加大儿童有关信息的供给,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打击拐卖儿童犯罪不能留死角,在打击拐卖儿童犯罪活动中,应该强化行政执法机关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拐卖儿童的犯罪活动。在打击拐卖儿童犯罪问题上,我认为,不能以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为代价解救被拐卖儿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乔新生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1-02-09解救乞讨儿童需民间与公权互动 打拐须法律给力
- 2011-02-09专家称让乞讨儿童回学校是文明社会基本常识
- 2011-02-09对话"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发起人(组图)
- 2011-01-04流浪歌手生存调查:为梦想漂泊在城市不是乞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