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公共绿地咋成了权钱合谋的“唐僧肉”
http://wmf.fjsen.com 2011-01-30 11:01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当然,很多时候,因忌惮于民意围剿,公权自肥往往比较隐蔽,或者扯上一个“正当的理由”来遮掩。长沙这起卖公共绿地事件也不例外。譬如湖南森林植物园负责人就宣称,卖绿地建房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植物园内近90位科研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此外,“植物园还想筹集一部分资金用于科研楼的建设”。

显然,解决内部职工的住房问题是件迷惑人的“外衣”。其实在这起权钱合谋事件中,卖地建房并非是植物园内部员工的“福音”。据该植物园一些职工反映,尽管植物园与房地产达成协议,要求确保所有职工以2500多元/平米的价格享受一套住房购买指标,但同时要求职工3天内交10万元的“诚意金”。在这种“软暴力”下,使得很多无钱的职工不得不放弃,而以低价转卖了指标。实际上,2500余元/平方米的商品房对外售价均价7200元,而植物园方更是获得了高达3000多万元的土地出让金。公权部门和房产商追逐利润的本性由此可见一斑。

公共绿地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由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的有益调节。它不仅丰富了城市人的生活,缓减了人们的生活压力,而且也为人与人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正因为公共绿色空间的存在,才使得城市不至于那么冰冷无趣。难以想象,一个没有公共绿地或绿色空间日益缩减的城市,人们生活于其中将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无疑,植物园作为公共绿地,它是属于广大市民的,应该为公众服务,这是政府的选择和职责所系。然而长沙植物园主管部门却置公众利益、法律法规于不顾,而与开发商合谋赚钱。如此做法,不仅损害了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老百姓与权贵精英之间的矛盾——正如前所述,如此好的地段和房子,其拥有者无疑更多的是权贵精英们。这也就意味着,在钢筋水泥丛林中,风景这边独好,而普通大众只能望“房”兴叹。在一定程度上,原本姓“公”的植物园也就贴上了“私”的标签,这怎么不引起民愤呢![作者:苗蛮子]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