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公共绿地咋成了权钱合谋的“唐僧肉”
http://wmf.fjsen.com 2011-01-30 11:01   来源:红网    我来说两句

“我家住在植物园”,这是长沙一条响亮的房地产广告。当初政府花巨资搬迁居民建设的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而今园内却大兴土木、修建商品房高价叫卖。记者调查发现,原本应当“管护”好植物园的管理者,却不止一次地卖地生财,自我“蚕食”。(1月28日《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有关公共绿地被人为侵占的新闻多有所见。从一些私人将公共绿地作为自家的“菜园子”或“私家园林”,到像长沙这种公权部门与房地产商“联姻”蚕食公共绿地卖地生财,无不反映了城市公共绿地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显然,相较于一些私人将公共绿地当成“自留地”,权钱合谋卖地生财对公共利益的危害最大。

基于城市寸土寸金这一现实背景,不难理解公共绿地何以成为房地产商垂涎的对象。森林植物园、公园、湖泊等公共绿地往往成为周边项目的“众矢之地”。在我们这里,绿地带动房价上涨,靠近绿地的新房不仅价格高,而且还是抢手房。由此而来的是,大打“山水”牌,把绿地作为卖点,已成为房地产商惯用的房产营销手法。“我家住在植物园”,长沙的这条房地产广告,正是此中的最好注脚。事实上,在湖南森林植物园内所建的房子,其价格就比同地段楼盘每平方米高出1000至2000元。

绿地是城市中的稀缺资源,从国务院到省一级的法规条文中,都有城市绿地“不能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地”等规定。可见,即便在城市绿地周边建房,也要以不影响公众利益为前提。而像长沙森林植物园的主管部门不惜牺牲植物园内及周边数以万计的市民利益,而把公共绿地切割出去用来开发房地产,聚敛钱财,无疑是一种违规的公权私用行为,是对公共利益的践踏。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