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重点播报 > 正文
解读中国人春节密码:回家祭祖成为部分人群信仰
http://wmf.fjsen.com 2011-01-28 08:31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我来说两句

“省尾国角”的子民

许教诗迎面走来,这个73岁的老人系着一条蓝围脖,周身收拾得体面,精神矍铄。

他是镇上老人组的一员,当他走在村子里时,他的长者风范彰显无遗,无论男女老幼,都会恭敬地向他颔首微笑,而他则显得低调内敛,一贯回以微笑。

老人组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乡民组织,在当地方言里,被唤作“老大间(屋)”,由有威信的老人组成,每每在村级重大事务中发挥作用。他们是乡村社会里宗族和乡约的“守护人”。

潮汕地区,狭义上仅指潮州、汕头、揭阳三地辖区,即俗称潮汕三市,广义上则又涉及汕尾、梅州等地,所谓大潮汕。这个地区,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中心。

三面背山,一面向海,中间围出来的这片潮汕平原,又常受到台风和地震的袭击,危机感总伴随左右。于是潮汕人无论是在家耕作,还是乘“红头船”(船头漆红)闯海营生,都会焚香祈福,试图从祖先和神灵那里获得护佑。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版图,这里是远离朝廷之地,同时又去省会广州颇远,潮人所以会自嘲为“省尾国角”,也因此成为了中原人的避难之地。秦末、南北朝、宋末、明末等几次大规模移民高潮,成了潮汕子民的主要来源。这些人背井离乡,唯一能带走的只有他们的信仰和对祖宗的怀念。

许教诗不会说普通话,一口潮汕土话,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农历新年时,村子里将会有一场盛大的游神祭拜活动。

村子里,无论男女,都在忙着。

许教诗说:“忙年,越忙这年过得越有滋味”。并且,这个村子里很多人家都挺富有,“也有这个资本去忙”。他望着这个村庄,露出很满意的笑容。

“忙”有时也是个技术活。在潮汕的乡村里,一些有技术的人,能比旁人忙出新意,忙出生意经来。

比如许先亮。

当许教诗踌躇满志介绍自己的乡村时,许先亮开着小车赶了过来,他指着河里人偶花灯说:“我做的。”

许先亮是潮阳区铜盂镇胜前乡的农民,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他的父亲是村里老人组的理事,从小他就耳濡目染,跟着父亲忙碌于祭祖游神筹备事务。

祭祖游神有一个保留活动,名叫“赛桌”。在空旷之地,一溜摆开方桌,桌上摆满贡品,贡品上要叠上各式剪纸工艺品,桌上还要摆放手工人偶、动物等。

19岁时,许先亮和弟弟许先雄利用机器原理,让那些玩偶活动起来,从此被当地人称为“活人灯”。

大寒前一天,相邻的村庄请来剧团,摆上舞台,唱了一夜潮剧,而许先亮制作的“活人灯”也闪烁了一夜。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