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们“不阳刚”为何要责怪女教师
在四川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李翔、史江、冉崇兰等三名省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在幼儿及小学教育中加强男孩“阳刚教育”的建议》。她们认为,“阳刚教育”不只是肌肉发达、勇猛好斗的身体、外形的训练,更重要的是“阳刚”气质、精神的培养。她们建议,应增加幼儿园、小学男教师比例,增加男孩“阳刚”气质的培养。(1月22日《成都晚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幼儿园、小学中增加男教师的比例,可以给处于个性塑造关键时期的男孩树立一个“阳刚”的榜样,这对男孩“阳刚”性格的养成无疑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问题在于,即使有了“阳刚”的榜样,谁又能保证男孩们就一定会把他们当作榜样?如果男孩们仍然把女教师当作榜样,岂不是仍然免不了变得更“阴柔”?所以,仅仅有了榜样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因为让男孩们不“阳刚”的“罪魁祸首”不是女老师。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听话的孩子,也就是说男老师并不比女老师更愿意接纳叛逆的男孩——听话乖巧的孩子不仅受女老师的青睐,也受男老师的青睐。所以,仅仅是增加男老师的数量,并不必然会使“叛逆”的学生被老师接纳,也不必然会使“叛逆”男孩“阳刚”的一面得到充分发展。说到底,这是一个教育方法的问题,而不是教师自身的性别问题。如果教育方法不变,即使男教师所占的比例再高,也无济于事。
按照三位人大代表的分析,男孩之所以缺乏“阳刚教育”,与其受到过度呵护有关,而且男孩们与母亲呆的时间比父亲多、幼儿园小学老师多为女性,加之“阴柔”乖巧的孩子更容易在学校和社会上受到青睐,种种因素导致了其“阳刚”不足,“阴柔”有余。这些原因恰恰说明,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在对男孩“阳刚”性的引导、培养上出现了问题,是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了这一现状,与教师的性别并无必然的联系。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
- 2011-01-25教育部发布2011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预警通知
- 2011-01-24南京幼儿园从小学"借"男教师 为增孩子阳刚气(图)
- 2011-01-20闽确定幼儿园省级补助标准 改扩建最高补助80万